學前班教案:憫農
學前班教案:憫農
活動目標:
1、理解古詩的內容,能按古詩的韻律、節(jié)奏朗誦,體驗詩中所表達的情感。2懂得糧食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來之不易,萌發(fā)幼兒熱愛農民的情感。活動準備:古詩掛圖,小朋友的書。
活動過程
一、分組引導幼兒討論
1白米飯從哪里來的?2是怎么來的?容易嗎?
二、教師朗誦古詩,解釋詩意。
1、“鋤禾日當午”中的“鋤”是鋤草的意思;“禾”是指莊稼!叭债斘纭敝傅搅酥形,太陽當頭照。
2、“汗滴禾下土”是農民的汗水一滴滴地到禾苗下面的土里。形容農民勞動很辛苦。
3、“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中“盤”指碗,“餐”指糧食,“皆”是都的意思,誰知道碗里的飯,一粒一粒都是農民辛苦種出來的。
三指導幼兒朗誦:1韻律節(jié)奏為:每一句的前兩字相連,后三字相連,中間略停頓。2重音字為:日、午、土、餐、粒粒。辛苦。
四.結合學古詩,帶幼兒去田間觀察農民勞動的情景,從而幫助幼兒自然而然地習得古詩。
五、教育幼兒從小養(yǎng)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
【學前班教案:憫農】相關文章:
學前班數(shù)學教學反思03-19
幼兒園的學前班保育計劃篇03-27
學前班下學期的工作計劃(精選12篇)12-06
下學期學前班班務工作計劃范文03-28
2019年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新農合年終工作總結例文01-28
《左傳》教案10-24
存貨教案02-28
愛蓮說的經(jīng)典教案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