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錦集9篇
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么你有了解過方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材與學情分析《釣魚》一文是小學語文s版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 這篇課文按事情發(fā)展順序敘述了34年前鱸魚捕撈開放日的前一天夜晚,?我?和父親去釣魚我?好不容易釣到了一條大鱸魚,父親讓?我?把鱸魚放回湖里。這件事給了?我?終生的啟示,讓?我?懂得了在各種誘惑面前,要有抵制的勇氣和力量。學生已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習本文,應抓住學生這一能力,讓學生運用已有的閱讀能力,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抓住主要內容,同時,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課文蘊含著的深刻的做人道理,從中得到啟迪,完成本課的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我?和?父親?的心理活動,并能概括?我?的心情變化過程。
2、理解父親沒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將鱸魚放回湖中的理由,讀懂?我?從釣魚這件事中獲得的啟示。懂得從小接受嚴格教育的重要,提高抵制各種?魚?的誘惑的勇氣和力量。
教學重點 感情朗讀課文,領會文章中蘊含著深刻的做人道理——嚴格要求自己,堅定地抵制各種誘惑
教學難點 領會課文最后部分含義深刻的句子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檢查復習,導入新課
1、導出課題,聽寫詞(詞語見教參)
2、同桌互相檢查、訂正
3、回憶上節(jié)課我們提出了什么問題?【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既能復習上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又能把學生帶入新課的學習中。二、自讀課文,理解內容
1、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默讀課文。讀明白的問題在書上圈一圈,畫一畫,讀不明白的作上標記。
2、小組內交流這些問題!驹O計意圖】讓學生充分讀書,通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既培養(yǎng)了學生閱讀習慣,又注重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的培養(yǎng),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二、集體交流,體會情感
1、我釣到了一條怎樣的魚?當時我和父親心情怎樣?學生交流,課件出示相關句子:?我和父親得意地欣賞著這條漂亮的大鱸魚,……輕輕翕動著
2、指導感情朗讀,體會我和父親喜悅的心情。、
3、父親要我放魚,我的感情發(fā)生了怎樣變化?學生交流,課件出示相關句子:(1)、?爸爸,為什么??我急切地問道。(2)、?可是不釣到這么大的魚了我大聲……哭出了聲。(3)、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親。(4)、我慢慢地把魚鉤從……放回湖里
4指導感情朗讀,體會我難過的心情。
5、父親當時的態(tài)度如何?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到的?學生交流,課件出示相關句子?父親盯著鱸魚看了好一會兒,然后把目光轉向了我:‘孩子你得把他放回湖里去!?指導朗讀,體會父親態(tài)度的堅決
6、分角色朗讀我和父親的對話,進一步體會我和父親的情感變化!驹O
計意圖】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領悟課文情感,發(fā)展語言積累,陶冶情操!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文中作者情感的變化,主要通過?我?和父親的對話表現(xiàn)出來的。在教學中充分讓學生朗讀,通過讀來表達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
7、父親這樣做對不對?現(xiàn)在我們分成正反兩方進行辯論!驹O計意圖】通過辯論不僅使學生能明辨是非,受到正確的引導,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8、三十四年前的那個夜晚給?我?留下了怎樣的啟示?學生交流。課件出示句子?當我一次次地面臨到的抉擇的時候,------我就會獲得抵制誘惑的勇氣和力量
9、指名讀句子。
10、?道德抉擇?什么意思?我都遇到了什么樣的道德抉擇?學生交流,課件出示句子?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卻不止一次地遇到與那條鱸魚相似的誘惑人的‘魚’
11、這里的?魚?指什么?(?魚?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誘惑,指各種各樣的個人利益。)【設計意圖】要讓其讀懂文字背后的東西,使學生經受一次情感的體驗。四、拓展練習,提升情感
1、你們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嗎?請認真思考后把下邊省略的內容補充完整:在家里:父母不在家,電視很精彩,是完成作業(yè)還是看電視?你……在學校:考試,老師多給了分數(shù),你……選舉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學找人幫忙,你……在公共場所:買東西時,售貨員多找了錢給你,你……
回家路上,你揀到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你……
2、引導學生補充省略的內容【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態(tài)度。五、課堂小結,升華主題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隨作者一道經歷了一次心靈的考驗,進行了一場道德的抉擇,受到了一次情感的熏陶,獲得了一個難忘的啟示。此時老師想起了一句名言:(課件出示: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fā)覺的時候做些什么。——孟德斯鳩。)此時老師也有一句話要送給大家:(課件出示句子老師讀:今天播下道德的種子,明天收獲成功的人生。)愿我們都能向作者那樣,從釣魚中獲得思想的啟迪,走好人生之路!驹O計意圖】結尾用孟德斯鳩的一句名言來導之以行,使學生受到深刻的道德教育,深化了文章的主題,達到了預期目標。五、布置作業(yè),結束課堂
1、積累文中的好詞佳句。
2、聯(lián)系生活實際,以《……的啟示》為題,寫一篇短文。【設計意圖】摘抄重點語句,牢記于心,進行語文積淀;課后練筆體現(xiàn)學以至于用,以此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體現(xiàn)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材分析:
這首詩歌共三節(jié),描述了寧靜的早晨,雪花飄飛,想起了夏天樹林里的小孩天真、活潑時的喜悅心情和期盼之心。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通過學習使學生鞏固生字,會讀一個多音字。能運用各種朗讀方法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能結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
3、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1、結合課后第一題,讓學生在充分朗讀、自學的基礎上理解作者的聯(lián)想。
2、通過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感受,理解詩人在詩中表達的情感。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課文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具體分析問題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教學過程:
一、聯(lián)系生活,談話導入
最近剛下了一場雪,大家有沒有到雪里玩呀?玩了什么游戲?人們贊美雪,不同的人對雪的感受不同,有這樣一位作家,他筆下的雪有別樣的滋味。讓我們一起來品讀。
二、初讀課文,掃請障礙
1、請同學們大聲的把課文讀一讀,注意看準生字、新詞,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生字、新詞看準了嗎?誰想來大聲的讀一讀?
三、細讀課文,品味感悟
1、你從詩中讀懂了什么?
學生交流、匯報:作者在第一小節(jié)中描寫了自己嚴重的雪景,二三小節(jié)詩人此刻卻惦記著夏天樹林里的一個孩子。
2、慢慢地、靜靜地讀一讀詩歌,找出描寫作者在下雪的早晨想到的詩句并細細的讀一讀。
3、教師范讀,學生閉上眼睛聽這篇課文的朗讀,展開豐富想象。
4、播放錄像或課件:在靜靜的畫面中想象夏天樹林里發(fā)生的故事。
5、交流學生想象的夏天樹林中的畫面。
6、指導朗讀。
7、人們常常在冬天時想著夏天,夏天時想著冬天,你有過著類似的經歷嗎?
四、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自由質疑,自主解疑。
(了解作者艾青,詩中所寫的小孩究竟是誰等。)
五、試著背一背這首詩歌。
六、總結學習情況。
板書設計: 下雪的早晨 喜悅和期盼 下雪————夏天的樹林 (安靜、潔白)(小孩:天真、快樂)
作業(yè)設計:辦一份關于雪的手抄報。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第一場雪》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詞。
2.自主學習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所表達的喜悅之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找出文中優(yōu)美的語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
三、教學準備:
寫有問題的卡片
四、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師:誰想讀課文誰就站起來讀,然后說一說你讀懂了什么 ?
(培養(yǎng)學生自讀課文的能力,幫助理清文章的思路)
生匯報,師相機板書:
下雪前(1、2)
下雪時(3) 雪大
21。 第一場雪
下雪后(4、5) 雪大 而美
聯(lián)想(6、7)
(二)、細讀課文,理解課文。
1.師: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由選自己最喜歡的部分進行朗讀。
2分組交流:學生 根據(jù)自己的興趣自由建組進行朗讀并做好旁注(自己的學習體會)
3.學生圍繞朗讀重點進行質疑,師相機補充。
。1)下雪前的景象是怎樣的?作者是怎樣抓住它的特點來寫的?
(2)下雪時的景象是怎樣的?讀讀你認為寫得好句子并說說它好在哪。
。3)下雪后的景象是怎樣的?讀讀你認為寫得好句子并說說它好在哪。
。4)讀讀作者產生聯(lián)想的句子。說說文中諺語的含義。
4.學生 先獨立思考后小組討論,匯報。師相機補充板書。
下雪前(1、2) 天氣變化
21.第一場雪 下雪時(3) 看(靜態(tài)) 聽(動態(tài)) 雪大
下雪后(4 、5 ) 歡樂 雪大而美
聯(lián)想(6、7) 作用
(三)、品讀語段,體味美。
1、師:你認為課文哪些句子寫得最精彩,你就站起來讀讀并說說句子為什么精彩。
2.生讀文并說體會。
生1:鵝毛般的雪花,從就白了。只聽見往下落,偶爾斷了。這說明了雪大。另外 ,從掛滿堆滿兩個詞語也能體會雪大。
生2:好大的雪!。從中體會到雪的大。從落光了葉子的雪球。體會到雪美。
生3:一群孩子在雪地震落下來。這句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更能體會到孩子的歡樂 。
(四)、讀寫有機結合,創(chuàng)造美。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全文。(要求讀出喜悅之情)
2讓學生根據(jù)文中精彩的語句仿寫一句或一段話。
(五)、背誦課文。
學生自由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或語句。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活動目標:
。、結合已有經驗,加深對生活中幾種常見帽子的認識,樂于表達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病⒛芊e極觀察比較,了解帽子的不同質地、不同用途,并能根據(jù)帽子的不同嘗試設計分類標記。
3、萌發(fā)關注周圍事物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幼兒用書“多彩的服裝”、分類操作作業(yè)紙各一個。
學具準備:
幼兒用書“多彩的服裝”人手一冊,分類操作作業(yè)紙、鉛筆、油畫棒、師幼一起收集的各種各樣的帽子(絨線帽、草帽、太陽帽、頭盔等等)
活動過程:
一、 引導幼兒觀察展示的帽子,加深對生活中幾種常見帽子名稱的認識。
師提示語:小朋友有沒有發(fā)現(xiàn),今天活動室里多了些什么東西?
你們認識這些帽子嗎?誰認識的最多?這里有你不認識的帽子嗎?(一起認認說說)
二、觀察感知帽子的不同質地,了解其功用并嘗試分類。
1、師:你們喜歡這些帽子嗎?那讓我們趕快選個自己喜歡的帽子,找個舒服的位子坐下來。
提問:你選的是什么帽子?為什么喜歡它?(自由交流)
你喜歡的帽子是什么材料做的?有什么用?(鼓勵幼兒先和好朋友一起相互比比說說,然后在集體面前講述)
。、在孩子講述的基礎上,老師基本用孩子的原話進行小結:小朋友發(fā)現(xiàn)帽子有很多的用處……小朋友還知道制作帽子的材料也很不一樣……原來帽子還有這么多的不同,那小朋友想不想把這些帽子根據(jù)他們的不同來分一分呢? 帽子還有什么不同?可以怎么分? 組織幼兒相互討論并把自己想法設計相應的標記記錄在操作紙上。
。、鼓勵幼兒相互分享自己的想法,講述自己的記錄方法。
三、擴展有關帽子的知識和經驗。
師: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都很不錯!那除了這些帽子,你還知道那些帽子呢?(幼兒自由表達)
用實物投影儀打出圖片:你們看,這些是誰?他們戴的是什么帽子?
請小朋友閱讀操作材料相應畫面,師幼一起閱讀、講述,進一步拓展孩子對帽子的認識。
四、激發(fā)思維,啟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設計的欲望。
師:我們認識了這么多帽子,你最喜歡什么帽子?
那你想不想也來設計一頂帽子,你想讓你的帽子有什么特殊功能呢?(鼓勵幼兒自由到動手區(qū)去設計、創(chuàng)造)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領學生在語言訓練中感受 “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你知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嗎?(蘇州和杭州適宜人們的生活,生活在這里的人不僅多,而且幸?鞓罚
2、廣東省新會市有一處旅游勝地──鳥的天堂,猜一猜:為什么叫鳥的天堂?(這里適宜鳥的生活,生活在這里的鳥不僅多,而且幸?鞓罚
二、讀通課文
1、初讀全文,談談讀課文后有什么感受?
2、學習生字新詞。(重點學習:不可計數(shù)──數(shù)的第三聲調 應接不暇──暇的日字旁)
2、再讀全文,指名練讀重點句子。(印象深的句子,喜歡讀的句子)
三、研讀寫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文句
1、“鳥的天堂”,盛名遠揚,每年成千上萬的游客慕名而來,蜂擁而至,一睹“天堂”中的鳥?墒,大作家巴金和友人第一次經過“鳥的天堂 ”時,不見一只鳥的影兒,他們看到了什么?
2、自由快速讀課文,用“──”劃找寫大榕樹的句段,思考:你感受到什么?
3、體會榕樹的大。
。1)句子1:真是一株大樹,枝干的數(shù)目不可計數(shù)。枝上又生根,有許多根直垂到地上,伸進泥土里。一部分樹枝垂到水面,從遠處看,就像一株大樹臥在水面上。
a.理解:不可計數(shù)(不計其數(shù) 無以數(shù)計 無數(shù) 數(shù)不清 )
b.重點指導讀:真是一株大樹。( 通過校園12畝大感知18畝榕樹的大 , 讀出恍然大悟、驚奇、贊嘆的感受)
c.指導讀整個句子,感受樹的大和旺盛的生命力。
。2)句子2:只有無數(shù)的樹根立在地上,像許多根木樁。(朗讀感受樹的大和旺盛的生命力)
4、 體會榕樹的茂盛。
“鳥的天堂”其實是一株枝干不可計數(shù)的大榕樹,一株樹根不可計數(shù)的大榕樹,一株仿佛臥在水面上面積有18畝的大榕樹?粗粗,巴金爺爺發(fā)出了深深地感嘆,這美麗的南國的樹!
(1)句子1:那么多的綠葉一簇堆在一簇上面,不留一點兒縫隙。
a、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
b、你注意到了那些詞,使你體會到了綠葉的多?(一點兒,區(qū)別:一簇和一片,堆和疊)
。2)句子2: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
a、讀著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指導朗讀(帶著這種感受讀讀句子,同時體會體會自己的感受。)
。3)出示句子:這美麗的南國的樹!指導讀。
5、作者沒有看到鳥,為什么把大而茂盛的榕樹寫的那么有生命力,那么美! (體會榕樹適合鳥的生活,再次感知“天堂”之意。)
6.過渡:巴金爺爺?shù)谝淮谓涍^鳥的'天堂,雖然有些遺憾,沒有看到一只鳥,但是他看到了枝繁葉茂的適合鳥兒生活的大榕樹,他知道了當?shù)厝颂貏e珍愛這里的環(huán)境,特別珍愛“天堂”里的各種各樣的鳥。鳥兒生活的情況怎樣呢?
四、研讀寫第二次經過“鳥的天堂”的文句
1.學生讀文,用“( )”劃找:那些文句讓你感受到天堂中鳥特別多,生活特別快樂,特別幸福。
2、指導讀句子,感受鳥的多。
(1)句子1:樹上變得熱鬧了,到處都是鳥聲,到處都是鳥影。
。、區(qū)別“熱鬧和吵鬧”體會鳥多,生活自由、快樂和幸福。
。狻⒅笇Ю首x,感受鳥的多。
(2)句子2: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樹枝上叫,有的飛起來,有的在撲翅膀。
。、體會“大的,小的,花的,黑的”快速讀,感受鳥的多。
。、體會“大的,小的,花的,黑的”舒緩、優(yōu)雅讀,感受鳥的多。(給人想象的空間,體會大作家沉醉其間的感受)
3、指導寫句子,感受鳥的多。
句子3: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只,又錯過了那只,看見了那只,另一只又飛起來了。
這看似樸素的句子,精妙地寫出了鳥的多,云的變化快,千島湖魚的多,足球比賽傳球得快,煙花的美麗等等都可以套用著寫。(如:湖中的魚真多,我注意地看著,眼睛應接不暇,看清楚了這條,又錯過了那條,看見了那條,另一條又游起來了。)
4、指導說句子,感受鳥的樂。
句子4:一只畫眉鳥飛了出來……那歌聲真好聽。
如果你是畫眉鳥,你想對其它鳥、游客、當?shù)氐娜藗兒桶徒馉敔斦f些什么?
五、研學最后一節(jié)。
1、教師范讀。
2、“我”留戀什么?(我留戀那郁郁蔥蔥的、不斷釋放生命力的大榕樹,我留戀天堂中自由、快樂、幸福生活的各種各樣的鳥兒,我留戀真真切切的“鳥的天堂”。)
3、理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
4、寫廣告詞。
“鳥的天堂”享譽國內,要想譽滿全球,必須打造品牌。我們班小才子、小才女很多,我們一起來寫寫廣告詞。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設計理念:我國的文學創(chuàng)作歷來講究一個“情”字!扒檎呶闹洝薄盀榍樵煳摹钡鹊榷急砻鳌扒椤笔恰拔摹钡拿},“文”是“情”的載體。可以說,小學語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是有“情”之物,或直抒胸臆;或借物抒情,或情景交融……品讀好文章,總能讓人如癡如醉。語文教材正是培養(yǎng)兒童情感的好材料。我們的教學對象是兒童,兒童的情感世界純真多彩。帶領孩子們在課文表達的情感世界里邀游,是一件多么愜意的事!在教學中,學生的情感一旦被激活,便能形成一種內驅力,學生就能學得主動,學得愉快,這既是教學取得成功的保證,也是成功教學的快樂境界。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瀑布原來的雄偉氣勢和而今的枯竭情景,從而產生保護環(huán)境的強烈愿望。
教學流程:
一、復習引入,走進過去。
1、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走進《大瀑布的葬禮》,齊讀一遍課題。大家還記得這條瀑布叫(生:塞特凱達斯大瀑布)。上節(jié)課我們圍繞這場葬禮的特殊之處這個話題進行了研讀,誰來說說特殊在哪里?為什么要給大瀑布舉行這場特殊的葬禮(隨機打問號在瀑布名邊上)這是同學們上節(jié)課提出的另一個話題。這節(jié)課我們就圍繞這個話題繼續(xù)研讀。
2、那就自由讀讀這3-8自然段,這幾個自然段你了解到了什么?(過去的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是雄偉壯觀的,現(xiàn)在的卻是奄奄一息的。)根據(jù)回答隨機提問:哪些自然段是寫過去的瀑布呢?另外兩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呢?或哪些寫現(xiàn)在的?
二、今昔對比,探尋原由。
1、先請同學們讀三、四自然段,圈劃出描寫雄偉壯觀的詞句,再試著讀出那份氣勢。開始。ㄈ澓迷~句的,請自由讀讀)
2、誰能把自己讀得最好的句子讀給大家聽。(教師點詞語后,下去隨機點讀)
。1)重點指導:塞特凱達斯大瀑布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洶涌的河水緊貼懸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
你從哪些詞語感受到它的雄偉壯觀?還有補充嗎?(最大、洶涌、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點紅后三個詞語。
我們讀讀后面三個詞語,來表現(xiàn)它的氣勢。(指生讀)
。2)重點指導:尤其是每年汛期。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在一些物體表面可以發(fā)生反射。
2.認識光反射的規(guī)律,了解法線、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義。
3.理解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鏡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實驗,觀察光的反射現(xiàn)象。
2.體驗和感悟我們是如何看不見不發(fā)光的物體的。
3.經歷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用實驗的方法獲得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跟法線位置的關系,測量反射光線與法線、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總結探究的結論,獲得比較全面探究活動的體驗。
4.通過觀察,理解鏡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異。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態(tài)度。
2.密切聯(lián)系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光的反射定律;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學難點】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教學工具
激光源、平面鏡、紙、角度測量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請舉出應用光在同一種物質中沿直線傳播的實例。
二、新課引入
教師:在漆黑的夜晚,我們看不到屋子里的桌子、電視,怎樣才能看到呢?
我們能看見太陽、電燈,是由于它們能發(fā)光,光線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我們?yōu)槭裁从帜芸匆娙、教室、書本這些本身不發(fā)光的物體呢?這是因為他們能反射太陽、電燈等光源發(fā)出的光,這些被反射的光進入了我們的眼睛。本節(jié)我們就研究光的反射及其規(guī)律。
三、新課教學
1.光反射的規(guī)律
1、教師:光傳到兩種不同物質的分界面時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原來的物質中的現(xiàn)象叫做光的反射。
演示一:用平面鏡反射太陽光。
觀察:墻上光斑及其變化。
演示二:用激光器演示光的反射。讓學生觀察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入射點。并在黑板上畫出圖:
教師向學生介紹以下名詞:一點、兩角、三線.
入射點(O):光線射到鏡面上的點。
法線(ON):通過入射點,垂直于鏡面的直線(用虛線表示)。
入射角(i):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反射角(r):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
2、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
教師:通過演示觀察到光的反射現(xiàn)象。那么光反射時遵從什么規(guī)律呢?
實驗一:
1.按照課本圖2.2-3,讓從激光器射出的光沿紙板入射到鏡面上的O點,觀察反射光的位置。在白紙上畫出法線、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位置。用量角器量出入射角、反射角大小,并記錄下來。
2.不改變入射點的位置,改變入射光線的位置,重復上面實驗兩次。
3.把紙板的半面向前折或向后折,還能看見反射光線嗎?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得出:
、俜瓷涔饩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
、诜瓷涔饩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
、鄯瓷浣堑扔谌肷浣恰
板書: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的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實驗二:
把入射光線沿原反射光線的位置射到鏡面。觀察反射光的位置。
討論得出:光在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可逆。
3、講述反射光路圖的畫法:
例:下圖中已知入射光線,請畫出反射光線。
畫法:①過入射點畫法線;②畫反射光線(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學生練習:投影儀膠片。
(1)畫出下圖的入射光線。
(2)如圖,畫出反射光線,并回答:入射角多大?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多大?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
2.鏡面反射和漫反射
演示三:用鏡子和白紙反射太陽光或燈光。
問:為什么鏡子反射的光很強,白紙反射的光很弱呢?
我們來研究這兩種情況。
教師:平行光入射到光滑的物體表面上時的情況如圖:
初中物理光的反射教案
引導學生分析得出鏡面反射:每條光線都遵守反射定律。反射光向同一方向射出,在這個方向的反射光很強,而其余方向無反射光。
演示四:把幾根大頭針垂直插入硬紙條中表示“法線”,把硬紙條任意彎折后“法線”不再平行。(圖上)
強調: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
漫反射向各個方向反射光,所以能使我們從各個方向看到物體。
教師分析實例:同學們看不到黑板反光部分的字,這是因為黑板上的反光部分發(fā)生鏡面反射,光線強度比粉筆字漫反射的光線強。怎樣避免這種情況?讓“反光”部分粗糙,這樣就可以發(fā)生漫反射,減弱反光部分來的反射光,同學們就能從不同方向看清粉筆字反射來的光,也就是能看清楚字了。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了解信客的職業(yè)及其品質。
3.學會抓住具體事例分析概括人物的方法。
4.從單元整體感知人間真性情。
教學重點:
從人物研究的角度把握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寫作意圖,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學方法:
1.自讀點撥。
2.誦讀品味。
3.感悟法。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信”字入手,信,書信,誠信。會意字,人言為信。
二、作者簡介、字詞
三、整體感知
1、信客是一種什么職業(yè)?
用簡潔語言概括
2、信客的職業(yè)道德是什么?
突出重點
3、與現(xiàn)代交通相比,過去的信客存在哪些困難?
四、聯(lián)系課文內容具體分析人物
我認為信客是一個的人,從文章————可以看出來,我想對大家說(或我想起了)。
從上面的句子練習中我們學到了什么呢?
1、怎樣分析人物。
記住一定要聯(lián)系具體事例。
2、學到了一些寫人物的方法吧。
3、積累了作文素材。
五、回顧、感悟
同學們,人是世間萬物的主體,人類主宰著這個世界,不同的人造就了不同的人生,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行走著書寫著我們的人生,也用心感受著生活。從第二單元一路走來,阿長讓我們感受到了善良,《背影》和《臺階》中的兩位父親讓我們感受到了拳拳的父輩之愛和父輩的辛酸,老王讓我們體會到了做人要有道德良心,而信客告訴我們的是沉甸甸的誠信二字。
六、做個好人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教學目標
1、掌握100以內數(shù)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shù)的大小。
2、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展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讀出下列各數(shù)。
35 76 89 90 96 100
2.老師報數(shù),學生在本子上寫數(shù)。
六十九 九十三 八十 三十 一百
3.口答。
(1)一個兩位數(shù),高位上是5,低位上是9,這個數(shù)寫作( )。
(2)一個數(shù),百位上是l,十位、個位都是0,這個數(shù)寫作( )。
二、新授。
1.教學例7。
(1)按照數(shù)的順序.學生逐行獨立完成。教師出示放大的100以內數(shù)目表,指定學生填寫。
師生共同訂正。
(2)讓學生回答例4提出的兩個問題。
、俳o十位是3的數(shù)涂上綠色,個位是3的數(shù)涂上黃色,個位和十位數(shù)字相同的數(shù)涂上粉色,引導學生逐項完成。
、谀銖谋砝锇l(fā)現(xiàn)哪些有趣的排列?要引導學生觀察思考,從橫行看、豎行看等來發(fā)現(xiàn)。
從橫行看:第一行是填單數(shù),第二行是填雙數(shù).每一橫行的個位都是1、2、3、4、5、6、7、8、9、0。
從豎行看:每一豎行的個位數(shù)都一樣,十位上的數(shù)是0、1、2、3、4、5、6、7、8、9排列(0沒寫出來)。
教師提問:第4行第8個數(shù)是多少?第5行第8個數(shù)是多少?55前面一個數(shù)是多少?
2.教學例5。
(1)出示小棒圖。
教師問:左邊有多少根小棒?右邊有多少根小棒?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42 37
教師追問:“左右兩邊的小棒,哪邊的多?(左邊多)42和37兩個數(shù)比較。哪個數(shù)大?”
學生回答,老師再做說明,42和37相比較,42大,37小,我們用“>”來表示它們的關系。
(2)出示計數(shù)器圖。
讓學生觀察后問:
“左邊的計數(shù)器表示多少?右邊的計數(shù)器表示多少?”學生回答后,老師板書:23 25.又問:“23和25這兩個數(shù)相比較,哪個數(shù)大,哪個數(shù)小,應該怎樣表示?”老師在 ○ 里填上“<”大家齊讀式子兩遍。
另一幅圖提問個別學生誰大于誰?把你的想法說給大家聽一聽。
3.做課本第42頁“做一做”。
先讓學生獨立做題,教師巡視指導,對有困難學生可對照數(shù)目表,做完后集體訂正。
三、練習。
1、把下列卡片按數(shù)的大小順序,先從小到大排,再從大到小重新排列。
35 60 71 90 19 100
教師先指定一個學生按從小到大排,排完后,齊讀各數(shù)。然后打亂次序,再指定一個學生把這些卡片按數(shù)的大小,從大到小重新排列。
2、比大小,在○填上“>”、“<”或口填適當?shù)臄?shù)。
47○37 88○90 □<95>66
35○36 61○59 □<75>□
3、游戲題:找朋友
四、布置作業(yè)
第五課時 多些少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初步學習對數(shù)量的估計,逐步建立數(shù)感。
2.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按順序寫敷.
2、62后面連續(xù)的五個數(shù)是( )。
62后面的第五個數(shù)是( )。
3、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把下列各數(shù)排列起來。
35 87 70 62 15 6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
教師:紅球有幾個?(58個)藍球有幾個? (15個)黃球有幾個?(10個)
大家一起從15數(shù)到58,數(shù)的過程體會到15到58要經過好多的數(shù)。
教師告訴學生,58比15多得多,象剛才的題目我們就可以說,紅球比藍球多得多。
請一個同學從10數(shù)到15,從中感受到l0到15比較接近,我們就可以說15比10多一些,象剛才的題目,我們就可以說黃球比藍球少一些.
2.投影出示小小養(yǎng)殖場。
小組討論:小小養(yǎng)殖場,誰比誰多一些, 誰比誰多的多,誰比誰少一些.
學生分小組討論得出結論:鵝比鴨少一些,鵝比雞少得多,雞比鴨多的多等等.
三、鞏固練習。
1.小娟有37張郵票.(投影片出示)
本題可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集中交流。(1)小明可能有幾張郵票?(2)小紅可能有幾張郵票?
2、第43頁“做一做”
第1題:4人小組根據(jù)題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說一句話。
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教師提問個別學生,集體訂正.
第3題:看誰最聰明:你能想出幾種答案?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3.下面各數(shù)中,誰比誰多一些,誰比誰多得多,誰比誰少一些?
【實用的教學設計方案錦集9篇】相關文章: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錦集七篇01-27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錦集十篇01-28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錦集六篇01-21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錦集四篇01-06
有關教學設計方案錦集六篇01-03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錦集九篇02-09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錦集五篇02-04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錦集6篇01-30
【精選】教學設計方案錦集6篇01-17
【推薦】教學設計方案錦集5篇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