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隊伍聚民心謀發(fā)展論文
一、提高認識,完善機制,規(guī)范程序,全方位推進廠務公開工作
在廠務公開實施之初,分宜礦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黨政領導和相關部門參加的領導小組,成立了以紀委書記為組長,有關部門負責人參與的監(jiān)督小組。在制定實施方案中,經過充分醞釀,確定了16項內容為廠務公開實施項目,內容涵蓋了企業(yè)生產經營重大決策、黨風廉政建設和員工切身利益三個方面,基本上是員工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和焦點問題。尤其在基層單位推行“十公開”(即:生產經營狀況公開、重大事項決策公開、民主評議干部情況公開、重要物資采購公開、技改工程項目招投標公開、干部任免情況公開、專業(yè)技術職稱評定情況公開、員工切身利益諸事項公開、收入分配情況公開、業(yè)務招待費使用情況公開)之后,基層各項工作的透明度大大增強,消除了干群之間的“隔閡”,真正形成了一種人心在真誠中凝聚,活力在透明中涌動的良好氛圍。
由于制度和措施的到位,分宜礦廠務公開的內容、程序、方式逐步走上了規(guī)范化、制度化的`軌道,并形成了抓部署,抓典型,抓基層,抓整改和員工滿意率達到90%以上的“四抓一率”運行機制,形成一套規(guī)范地運作方式,具有礦山特色。如車間、班組實行獎懲制度、薪酬分配、評先評優(yōu)、業(yè)績考核等公開以后,員工當家作主的積極性空前高漲,真正形成了“任務公開大家干,成本公開大家管,考核公開大家看,獎金公開大家算,評先公開大家選”的良性機制,基層民主管理工作步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二、履行職責,突出重點,鞏固成果,把廠務公開構建成為民主管理的“陽光工程”
堅持員工代表大會報告制度和審議制度,是近年來該礦實行廠務公開的最基本形式。對于員工切身利益方面的問題,如薪酬分配辦法、員工獎懲辦法、員工勞動紀律管理辦法、職稱評聘、評先評優(yōu)、干部任用等,礦能按照廠務公開的要求和程序,利用有關會議、廣播站、廠務公開欄等途徑進行如實地公示和公開,讓員工有充分的知情權和監(jiān)督權。
為了使廠務公開工作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分宜礦廠務公開領導小組和監(jiān)督小組各司其責,積極做好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經常深入基層,了解情況,掌握動態(tài),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監(jiān)督小組每年要對各職能部門和車間廠務公開實施情況進行檢查,利用百分制的形式實行考核,及時通報,督促整改,獎優(yōu)罰劣。同時還采取集中或隨機抽查的方法,請群眾對廠務公開滿意程度進行測評,傾聽群眾意見,做好分析,提供領導小組參考和決策。
對于員工群眾十分關注的黨風廉政建設問題,礦始終按照從嚴治黨,從嚴治干的原則,逐年加大了工作力度。每年一次職代會對中層干部進行民主測評,堅持走群眾路線,公正、公平地評議干部,對群眾信任度不高、評價不好的干部給予免職和降職處理,既尊重了民主意愿,又增強了人事制度改革的透明度。對于干部廉潔自律問題,礦近幾年加大了監(jiān)督和查處力度,推出的各項嚴格管理制度,群眾普遍認可。
三、因地制宜,建立制度,有序推進,積極探索廠務公開新途徑
為適應新形勢的發(fā)展,著眼于落實員工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維護員工的切身利益,把員工的積極性引導到共謀礦山發(fā)展上來,努力實現(xiàn)“相互尊重、平等合作、共謀發(fā)展、同享成果”的勞動關系,在鞏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積極探索推行廠務公開民主管理的新途徑和新辦法,不斷充實廠務公開內容,不斷規(guī)范廠務公開程序,使廠務公開工作始終與礦山改革發(fā)展緊密相連。
為了使員工通過合理的渠道反映意見和建議,下情上達,溝通及時,增強礦民主決策的效果,礦建立員工思想動態(tài)反饋制度,每月由支部書記匯總員工思想動態(tài),定期向書記辦公會匯報;設立領導接待日制度,每月15日接待來訪員工,面對面地聽取員工的情況反映的建議,盡可能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妥善處理基層員工的訴求。
為更好地為廣大員工提供諫言獻策的平臺,增強員工圍繞礦山發(fā)展、生產經營和員工切身利益等方面獻言獻策的主動性,激發(fā)廣大員工才智,分宜礦每年開展合理化建議征集活動,做到條條有落實、件件有回復,督促和落實建議的實施,員工代表對建議處理的滿意率達95%以上。
近年來隨著鋼鐵行業(yè)效益的嚴重滑坡,礦生產經營形勢也面臨嚴峻考驗,如何形成眾志成城、共渡難關的合力,礦有針對性地開展了“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救亡圖存、扭虧增盈”主題活動,運用班組論壇,形勢任務宣貫等形式開展大討論活動,攪動思想,傳遞壓力,讓員工及時了解當前鋼鐵行業(yè)和礦面臨的嚴峻形勢,增強危機感和風險意識,起到了凝心聚力的作用。
【帶隊伍聚民心謀發(fā)展論文】相關文章: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