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_xue 轉(zhuǎn)載
趙杏根
(一)
寫格律詩,就得遵守一定的格律。除排律的句數(shù)無上限之外,任何一類格律詩,每一首詩的句數(shù)、每句詩的字?jǐn)?shù),以及用韻、平仄等等,都有規(guī)定。這些規(guī)定,就叫格律。
律詩中,序數(shù)逢單的詩句,如第一句、第三句、第五句、第七句等等,叫做“出句”。出句下面緊挨著的那一句,就是該“出句”的“對句”。出句都是逢單數(shù)的句子,那么,對句當(dāng)然都是逢雙數(shù)的句子了。每一出句,必有一對句。一出句和它的對句,合起來叫做“一聯(lián)”。因此,任何一首格律詩,它的句數(shù),總是逢雙的,決沒有逢單的。
絕句是格律詩中最為短小、最為簡便,也是最為常用的形式。最為常見的,有七言絕句和五言絕句,簡稱七絕和五絕。“言”在這里是“字”的意思。絕句,每首二聯(lián),每聯(lián)二句,全首就是四句。七言絕句,每首四句,每句七字;五言絕句,每首也是四句,每句五字。這些非常簡單,只要稍具古典文化常識的人,恐怕都知道。
但是,每首四句、每句七字的詩,不一定都是七絕;每首四句、每句五字的詩,不一定都是五絕。因為,五絕和七絕,除了句數(shù)、每句字?jǐn)?shù)的規(guī)定外,還的押韻平仄的規(guī)定。押韻和平仄的規(guī)定,正是格律詩(當(dāng)然也包括絕句)格律的重點、難點所在。
古代漢語中,文字聲調(diào),分平、上、去、入四聲。其中的平聲,又分為上平聲和下平聲。上、去、入三聲,都是仄聲。所謂“仄”,就是“不平”的意思。也就是說,平、上、去、入四聲之中,平聲就是平聲,非平聲的上、去、入三聲,都是仄聲。這就是“平仄”。上平聲、下平聲、上聲、去聲、入聲之中,又各自分為若干個韻部。
同一個韻部中的字,韻相同,可以用來相互押韻。《詞源》中,每個字的聲、韻,都清清楚楚地標(biāo)明。至于詩中常用的字,你想知道它是什么聲、什么韻,則只要翻一下《詩韻》就可以了。
/vbb/showthread.php?threadid=4466
[絕句速成概說(教師中心稿)]相關(guān)文章:
2.中班語言絕句教案
4.絕句杜甫古詩圖片
10.過華清宮絕句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