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體會本文的語言特點,學寫文中的短句。
過程與方法目標:
分析小說中兩個重要人物的性格特點。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會文中人物對祖國藝術珍品的保護與熱愛,培養(yǎng)愛國主義情操。
教學重點:
分析小說中兩個重要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文中人物對祖國藝術珍品的保護與熱愛
教學方法:品讀分析
課時設計:兩課時
第 一課時
1.導入:
中國的書畫藝術是世界公認的東方藝術瑰寶之一,有許多的同學都很喜歡書畫,下面就請同學欣賞幾幅書畫作品。(出示電腦動畫)同學們看出來這幾幅畫中的區(qū)別了嗎? (同學們會回答有的經(jīng)過裝裱? 有的未經(jīng)裝裱。)同學們知道裝裱有什么作用嗎? (同學們可能會回答美觀、易于懸掛、易于保存等。)這里面最重要的作用是經(jīng)過裝裱的作品更易于保存。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文章《絕品》,體會一下圍繞一幅古畫的保護的人和事。
2.默讀課文:
思考文中有哪些內(nèi)容能夠被稱為絕品。
(學生的回答可能很多,教師可以歸納為主要是以 下幾個點:文中的那幅古畫、 常先生的裝裱技藝、劉三爺與常先生的為人、二人之間的友情。)
3.品讀課文:
找出文中的人物描寫并體會其作用
4.作業(yè):
找出文中的人物描寫并體會其作用
第二課時
1.分析文中的人物形象。
。1)根據(jù)文中的情節(jié)分析劉三爺?shù)男愿裉攸c。
劉三爺考過秀才,現(xiàn)在做商人,于是儒雅與豪氣便可以在他身上同時存 在了。他為人豪爽對友情十分重視,他信任常先生,常先生推薦的字畫“一概買下,且從不斬價!蹦欠拼淦繁恍屑诣b定為揭品 不值幾 文,他也沒有怨恨朋友,并且在常先生突然歸來時,仍能夠熱情相待,可見他做人的大度。
(2)馬氏是在家境敗落的情況下,逼不得已才把這些字畫賣了,劉三爺為什么要贖回這些畫? 既然已經(jīng)贖了回來,為什么還要送給王商人?
在劉三爺家境最窘迫的時候,因為對友情的珍視,自己冒雪去把畫贖了回來。在他知道了常先生的一片苦心是為了保護這些國寶之時,毅然把這些畫送給了可以收藏這些畫的王商人。他對朋友、對國寶的這種情感著實令人敬佩。
。3)聯(lián)系全文, 常 先生把這幅畫揭為三層的目的是什么?
常先生是一位用裝裱店主掩蓋真實身份的革命黨。在國家危亡的時刻,他不顧個人安危想拯救國家,拯救 民族。在那動蕩的年代里,一些藝術珍品隨時都有可能流失甚至會被毀壞。團此他選擇了劉三爺這位珍愛藝術的“儒商”來收藏這些字畫。對于那幅寶中之寶的唐代珍品,常先生為了避免它被別人認出來巧取豪奪而把它改頭換面。并且他也相信劉三爺能夠信任他,能夠不負他的所托。
。4)既然是為了保護這些國寶:為什么常先生不把這些畫送給劉三爺而是賣給他呢?
因為常先生考慮到自己的特殊身份,總有一天會被人知道。那個時候他送給劉三爺?shù)倪@些畫很可能就成了送給劉三爺?shù)淖锩K翘媾笥芽紤]才這樣做的。同時,他把這些畫賣給劉三爺,既保護了國寶,又為革命籌集了經(jīng)費,可以說一舉兩得。
2.劉三爺和常先生雖身份、處境各不相同,但他們都共同地表現(xiàn)出對祖國藝術珍品的熱愛,從中表現(xiàn)出了他們什么樣的精神?
劉三爺和常先生在那樣動蕩的年代之中,能夠不顧個人利益,而保護這些國寶,從中可以看出他們對祖國的熱愛,這種愛國主義精神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3.本文使用了大量的短句子,運用精練含蓄的語言刻畫了兩 個性格鮮明的人物,講述了兩人深厚的感情,也寫出了他 們偉大的愛國之情。相信你讀完之后會有很深的感受,請你模仿本文的語言,寫一段文字闡述一下你對做人或友情的理解。
4.課堂小測:
人物描寫的方法
5.作業(yè)
本題 的目的是訓練學生練習寫不同風格 的語言,教師可以先簡單講解短句有什么特點,如何寫短句,然后再讓學生仿寫。
譚義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