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了解基本概念。
2、把握要點,大致讀懂圖表。(教學重點)
3、比較分析,學會作出判斷。(教學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課之前,先考考大家的觀察力和判斷力。
同學們,仔細觀察我。猜猜看,我今年大概的歲數(shù),并且說說自己判斷的理由。
小結:剛才,同學們從我的身上獲取相關的信息作出了我多大歲數(shù)的判斷。
二、熱身運動(初步感知、了解概念)
(一)下面是搶答題,請你仔細觀察。
出示圖一,你能不能從這則廣告中獲取信息?什么信息?
學生搶答。
“世界讀書日”這則廣告的意圖是什么?你能猜到嗎?(倡導人們多讀書)
(二)廣告這種文本形式與我們平時閱讀的散文、詩歌和小說有什么不同呢?把書打開到課本113頁,自己大聲地讀第二節(jié),并且圈畫出重要的詞句。
你能從中找出關鍵句來解釋嗎(不是……不是……而是……。常見的文本形式還有……
非連續(xù)性文本的概念)?你能知道非連續(xù)性文本與連續(xù)性文本的區(qū)別嗎?(以課程表為例)
齊讀關鍵句。板書:非連續(xù)性文本(符號、文字、圖畫)
(三)你能舉出幾個常見的非連續(xù)性文本的例子嗎?(說明書、注釋、地圖等)
三、初級挑戰(zhàn)(把握要點,讀懂圖表)
出示圖二,這是個柱狀圖。你能讀懂這個圖表嗎?你又能從這個圖表中獲取哪些信息呢?
首先自己大聲朗讀第四節(jié),圈畫出重要的詞句(兩個“關注”)。
然后,讓學生在圖中找出相應的要點(標題、類別、圖例、單位還有注釋)。
再齊讀相關的語句,加深印象。板書:圖表(標題、類別、圖例、單位)
最后,說說“圖書”上的柱狀圖所表示的信息。其他的幾項都懂嗎?
四、中級挑戰(zhàn)(比較分析,學會作出判斷)
引子:僅僅獲取了圖二的柱狀圖所表示的信息還是不夠的,還要依據(jù)所掌握的信息來比較分析,學會作出判斷,得出結論。這就好比去商場買衣服(有沒有自己去買過衣服),不僅要了解所欲購衣服的款式、大小、顏色和價錢等信息,而且還要了解相類似衣服的有關信息,有時甚至跑到其他商場了解更多衣服的信息。最后,貨比三家,比較分析后,綜合判斷作出一個最佳的選擇。
同樣的,這些數(shù)據(jù)信息呈現(xiàn)在你面前,你也要去比較分析,發(fā)現(xiàn)有價值的信息,再作出判斷。請學生說出自己的判斷,并且說明依據(jù)所在。板書:獲取信息--分析比較--新的發(fā)現(xiàn)
師引導:我們先從簡單的開始,先是單個單個對比分析。如把“圖書”這一類上的兩個柱狀圖作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什么呢?其他的各項呢?(增長了嗎?明顯嗎?)
我們再把兩類的信息相比較分析,或者多類比較,我們又會有哪些新的發(fā)現(xiàn),得出新的結論呢?(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有兩項與其他的明顯不同,還有嗎?)
五、你學會了嗎?
出示圖三。
(一)你能發(fā)現(xiàn)其與圖二的不同之處嗎?
(二)你能讀懂其柱狀圖所表示的信息嗎?
(三)你能從相關的信息中,比較分析后,有新的發(fā)現(xiàn)嗎?
六、高級挑戰(zhàn)(課外作業(yè))
青少年閱讀的現(xiàn)狀怎樣?你能從圖二與圖三中獲取相應的信息嗎?
你能從下面的三幅圖中(圖四、五、六)獲取信息,比較分析后,有新的發(fā)現(xiàn)嗎?
通過對后三幅圖所獲取的信息,談談改變青少年閱讀現(xiàn)狀的建議。
(不當之處,歡迎指正 邊城學校張俊義)
陳宏
[從圖表中獲取信息--一次探索、發(fā)現(xiàn)之旅(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2.探索的同義詞
3.探索同義詞及造句
4.論文:淺談地方高校信息管理專業(yè)實施雙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
9.教學設計評語
10.科學探索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