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郁驅(qū)
【內(nèi)容摘要】《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在語文作文教學中,關鍵是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樂于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與交流。
【關鍵詞】農(nóng)村中學 作文教學 初探 厚積薄發(fā)
由于斗門區(qū)農(nóng)村經(jīng)濟落后,家長對學生讀書不重視,所以學生讀書少,閱讀面狹窄。他們的作文水平因此不高,有很多學生對作文毫無興趣,每次交上來的作文都只圖完成任務。那么,如何提高農(nóng)村初中生的作文水平呢?這里結合自己的教學情況,對提高農(nóng)村中學作文教學,寫點體會。
一、厚積薄發(fā),重視積累。
眾所周知,寫作教學與寫作訓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作文教學中,務必使學生明白:寫作積累需要長期的努力,需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
我做法:通過斗門區(qū)七屆的讀書活動,注重把課內(nèi)與課外,校內(nèi)與校外相結合,讀書與作文相結合。在課外讓學生運用所學的讀書知識進行廣泛的閱讀,鼓勵學生把課外讀物中的精彩片段或文章記錄下來,模仿習作,豐富寫作知識。同時教會學生積累:語言材料、作文素材、寫作知識。如:文章條理清晰、主次、詳略、開頭、結尾、過渡等等。
我認為閱讀是對作文水平的提高起著重大作用。區(qū)教研中心溫遠萍老師布置學生讀名著,寒暑假的名著征文以及進行斗門區(qū)百題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就是這個道理。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長期的語言積累,厚積而薄發(fā)。這就需要語文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做個有心人,注意引導,讓學生點點滴滴地慢慢積累。
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在初中的作文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特點,揚長避短,充分把握作文教學的契機,從學生身邊生活從手,激發(fā)學生。使學生關注生活、描寫身邊的事。
但是學生寫什么呢?有什么值得寫呢?不知道,以往的作文訓練大多是為了應付考試。故寫來寫去,作文能力非但沒有實質(zhì)性的提高,反而越寫越空洞,缺乏真情實感,學生越寫越怕寫。
后來2011年4月8日,我參加斗門區(qū)實驗中學同題課--《端午的鴨蛋》時,盤錦市二中校長吳獻新在評課時給了我深刻啟示,他一針見血指出:現(xiàn)在中學生寫作無目的,無情感。應該引導學生像寫情書一樣習作,你就成功。
我做法:每學期保證學生有10次寫作。每次習作后,我都認真批改,評講時把每個同學的作文都投影放出,讓全班學生閱讀。肯定寫的好同學,讓學生指出好在哪,不足在哪。然后,將全班作文裝訂成冊,放在班級圖書角,供學生參閱。
三、范文引路,模擬訓練。
學習課本中經(jīng)典范文,指導學生習作,如《口技》、《愚公移山》等范文!犊诩肌吩趯懽魉悸贰⒅\篇、布局、正面與側面描寫值得探討、研究。
我做法:在九年級普通班教學中,布置半命題作文時,讓優(yōu)秀范文引路,讓學生先寫好寫作思路,同時教會學生運用總分總寫作方法,讓學生在寫作訓練中反復寫,反復模擬訓練。
四、創(chuàng)設寫作環(huán)境,讓優(yōu)秀學生有成就感。
溫老師在科組長會議多次強調(diào)每校都要搞文學社,因為只有搞好學校文學社,優(yōu)秀作文就會脫穎而出,而且又可以通過優(yōu)秀學生幫助后進的學生,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我做法:努力搞好學校的文學社,力爭學校領導的支持,特別是人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促進作文教學水平的提升,為充實?膬(nèi)容,我校舉行了學生優(yōu)秀作文展覽活動。作文展覽時,學生都有一種成就感,從而學生就會對寫有興趣,變得愿寫、樂寫。
最后,我記住溫老師的話:寫作是學生的,等待老師點拔開蒙的是學生,最后走向考場的也是學生。因此,課堂上凡學生能解決的寫作問題,都不需要老師開口;凡學生能做的事情,都不需要老師為之代勞;只有當學生沒辦法解決疑難時,老師才有責任去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寫作的難題。
以上是我在作文教學中,對提高初中生作文水平一點膚淺的認識。希各位老師多多指正。
【參考文獻】:
1、《中學教師作文教學技巧》
2、斗門區(qū)教育信息網(wǎng)中學語文
[提高斗門區(qū)農(nóng)村中學作文教學初探]相關文章:
1.中學作文教學課件
6.小作文教學課件
7.作文教學隨筆
8.初中作文教學課件
9.作文教學課件
10.作文教學課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