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江南教學設計
《憶江南》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著名詩句,作曲家將它譜曲而吟唱。整首歌曲是詩人對記憶中江南美景的回憶,同時寄托了強烈的思念和對美景的愛慕之情。下面為大家提供了關于憶江南教學設計,歡迎大家欣賞。
憶江南教學設計1
【學法指導】
首先學會生字詞,然后反復朗讀古詩詞,借助書中注釋、詞典等理解詩句的意思,然后帶著感情展開想象,把詩中表達的意境變成一幅幅美麗的畫卷,從而體會詩人對大自然壯美山河的熱愛,在此基礎上背誦下來。
第一課時
獨坐敬亭山
一、激趣導入
1、導語:
我們先進行課外知識搶答,唐朝是我國古詩創(chuàng)作最旺盛的時期,在眾多詩人中有兩個最有名的詩人,他們是誰?
。ǜ鶕䦟W生課堂反應,教師提示:一個稱“詩仙”,一個稱“詩圣”)
。、揭題:
誰來背背李白的詩,會幾首就背幾首。
。▽W生可能會背要學習的詩,應該表揚)
二、釋題,簡介背景
。薄⒆x題,看注釋,結合插圖,教師介紹背景。
。、導語:
李白在敬亭山上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三、學生自學,初步理解
。、要求學生圍繞問題,自由讀詩,并根據注釋。結合插圖,逐句說說詩意。
。、指名回答,評議交流。
四、指導朗讀
。、《獨坐敬亭山》圍繞著“靜”來寫,朗讀時注意語調輕緩,節(jié)奏要緩慢。過朗讀,表達詩人如找到了知己似的一種輕松感。
。病⒍喾N形式讀詩:
指名讀──同位讀──小組讀──齊讀等。
五、吟讀,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自由吟讀。
。、討論:
詩句表明了詩人怎樣的心境?你最欣賞哪一句?
望洞庭
一、形象感知,揭示詩題
出示教學掛圖。你知道洞庭湖嗎?誰來介紹一下?我們來欣賞詩人劉禹錫是怎么描寫的。
。ò鍟n題)
二、自由吟讀
。薄W生邊讀邊參閱課文注釋,試著理解詩句意思,不懂的隨時發(fā)問。
2、教師根據學生提出問題的普遍性與否,或個別講解或引導集體理解。
三、指名朗讀,同桌間逐句說說意思
。、點撥理解“兩相和”,可以讓學生結合看圖吟頌體會。
。、在交流體會描寫月夜洞庭的美景時,隨機指導學生誦讀,體會比喻的巧妙。
四、引導賞析
。、你覺得哪一句詩寫得好,在交流中進一步體會詩人的心情。
。、背誦《獨坐敬亭山》《望洞庭》。
五、交流課外積累
。、說說你知道的描寫山水風光的古詩。
。、課外繼續(xù)搜集。
。场⑷芜x一首,想象景致,根據自己的理解作畫,并配上詩句。
第二課時
憶江南
〖教學目標〗
1、初步知道古詩與詞的區(qū)別。
。、理解《憶江南》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础⑼ㄟ^詞中描繪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課前準備〗背誦課文,查閱資料了解白居易和他的作品。
〖教學過程〗
一、古詩導入
背誦自己喜歡的古詩,大家欣賞。說說古詩的特點:有五言詩、七言詩。詩的字數(shù)很整齊。
二、初步理解詞與詩的區(qū)別
。、自讀“預習”。讀后明白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2、誰能找到詩與詞的區(qū)別?
三、 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憶江南》理解詞意
。、《憶江南》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帶點字的意思:
江南好 舊曾諳 紅勝火 憶江南
好:美好 舊
曾:以前、過去
諳:熟悉
勝:勝過、強過
憶:想念、想起
。场⒗斫馊自~的意思:
如詩如畫的江南,風景還是以前熟悉的那樣。太陽光下,江邊的鮮花比火還要紅艷。春光里,江水碧綠如藍。如此美麗的江南,教人怎能不想起它!
五、總結升華
1、讀《憶江南》(邊讀邊想江南美景的畫面)
。、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ń厦谰 大自然)
〖板書設計〗
日出 江花 紅勝火
憶江南 能不憶江南
春來 江水 綠如藍
〖學生活動設計〗
朗讀,背誦。
〖資料袋〗
洞庭湖:洞庭湖位于湖南北部,長江南側。面積達2740平方千米,由于圍湖墾田,面積還在不斷的縮小。洞庭湖蓄水量一般為178億立方米,為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有湘、資、沅、澧四水匯入于岳陽市城磯注入長江,對長江洪水起著調節(jié)作用。古人歷來愛以詠洞庭而抒懷,其中以范仲淹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頗為感人。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市)人。唐代文學家、哲學家。劉禹錫的詩以律、絕為工,格調高亢,意向簡括,氣骨桀驁;樂府小章尤為著名。他與柳宗元、白居易交游、唱和,并稱為“劉柳”與“劉白”。白居易稱他為“詩豪”,清人王夫之稱他為“小詩之圣”。
敬亭山:古名昭亭山,又名查山。在安徽省宣州市北5公里,山高286米。原有翠云庵、廣教寺、穿云亭、丹梯亭、額珠樓、太白樓等古跡,今已無存。諸勝跡中僅有山南麓之雙塔與古昭亭石坊。自南北朝時,南齊詩人謝、唐代詩人李白在此賦詩,此山遂名于天下。
洞庭湖:湖南省北部,長江南側。為我國第二大淡水湖。有湘、資、沅、澧四水匯
入,北納長江洪水,并于城陵磯注入長江,對長江洪水起著調節(jié)作用。
君山:又稱洞庭山,在洞庭湖中,孤峰突起,景色秀麗。唐代詩人張說有《送梁六
自洞庭山作》。
〖練習設計〗
★ 詞句天地
☆ 讀一讀,寫一寫:
涼亭 洞庭 深潭 青螺 不諳水性
☆ 寫一寫,想一想:
。、從《獨坐敬亭山》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我能體會到詩人孤獨的心情。
。、從《望洞庭》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我可以想象出洞庭山水的秀美。
。、從《憶江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我仿佛看到江南色彩明麗的風光。
★ 妙筆生花
我能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望洞庭》這首詩擴寫成一段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互動交流
。、比一比,看誰背得快:
桃花溪
【唐】張 旭
隱隱飛橋隔野煙,
石磯西盤問魚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
洞在清溪河處邊。
2、背誦下面的對子,再試著說說它們的特點:
少水河即露 鴻是江邊鳥 年年歲歲花相似
蠶為天下蟲 是土堤方成 歲歲年年人不同
《江南春》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上下來,我感到特別的失落。雖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夠抓住目標進行有層次的教學,體現(xiàn)了以讀為主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走進了美的意境,但是還有很多的不足,試梳理如下,以作今后教學之鑒。
憶江南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正確朗讀、背誦古詩。
2、 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朗讀背誦,難點是想象古詩描繪的畫面。
教學過程:
一、 初讀古詩
1、 齊讀課題,指導讀準“子”的字音,簡介詞牌名。
2、 教師范讀古詩。
3、 領讀古詩,正音。
4、 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
5、 指名讀,糾錯。重點指導讀準:塞、鷺、鱖、箬笠、蓑。
6、 各種形式朗讀。
二、 想象畫面。
老師配樂朗讀,學生想象畫面。
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在這種美景中,你的心情如何?
帶著感受朗讀古詩。
三、 熟讀成誦。
憶江南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初步認識詞這種文學樣式。
2.有感情朗讀,熟讀成誦。
3.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
4.感悟這首詞的魅力所在,具備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根據詞所描繪的景物,想像畫面。
2.有感情朗讀。在讀中悟情、在讀中生情、在讀中賞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意境,釋題入情
1、導入:誦讀有關贊江南的詩文佳句。
江南處處是小橋流水人家,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享有“魚米之鄉(xiāng)”的美譽。自古以來有許多文人墨客曾寫下贊江南的詩詞,誰愿意把你積累的詩詞讀一讀或背一背呢?(指3至5名學生)教師對學生背誦情況做總結。
2、揭題:這節(jié)課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與“春”有關的文章——《憶江南》。
。1)簡介詩人“白居易”。
。2)了解“江南”:江南就是長江以南的部分地區(qū),包括江蘇南部、上海、浙江、江西、安徽等地區(qū),當然,我們臺州也屬于江南。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回味一下咱們江南的迷人風光吧!
。3)播放江南春景圖,用詞贊江南。
師:是啊,江南山清水秀,景色宜人。這里小橋流水,河湖交錯,水網縱橫;古鎮(zhèn)小城,田園村舍,古典園林,如詩如畫;啼鶯流轉、柳綠花紅,令人心曠神怡。這就是我們引以為自豪的水鄉(xiāng)──(江南)。
3、師生交流詩人創(chuàng)作的背景(課前查閱的資料):
唐朝大詩人白居易曾在蘇杭為官,江南的旖旎風光給他留下了終生難忘的記憶;氐铰尻柖嗄暌院,他對江南依然魂牽夢繞,六十七歲那年,寫下了一組絕唱——《憶江南》。
4、播放古箏曲,教師范讀。
5、介紹“詞”與“詞牌名”。
二、探究詩意,以知促情
1、自由練讀、讀準字音,讀通順、流暢。
2、指正讀音(注意“諳”這個生字,讀準字音,區(qū)別與“音”的發(fā)音)
3、齊讀。
三、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憶”是什么意思?(回憶、思念)
。ㄒ唬⿷浘
1、詩人憶的是江南的什么呢?
。1)“日出江花紅勝火”
說說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導朗讀(紅艷、激烈、熱情)[嬌艷欲滴、熱情似火、爭奇斗艷的江花]
。2)“春來江水綠如藍”
說說自己的理解(你看到了什么)指導朗讀(樸素、典雅、溫婉、平靜)
[水平如鏡、波光鱗鱗、微波蕩漾、水波漣漣的江水]
。3)紅與綠的映襯之美
春天百花盛開,太陽出來了,使鮮艷的江花更紅得耀眼。春天的江水碧綠,而紅艷艷的陽光灑滿了江岸,更顯得綠波粼粼。這紅與綠相互映襯,于是紅的更紅,綠者更綠。
。4)“風景舊曾諳”
理解“諳”與“曾”的含義。
2、想象說話:曾經,你在這迷人的江畔做過什么?
3、于是,詩人忍不住贊美:江南——好。
引讀: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江南好——日出江花紅勝火;
江南好——春來江水綠如藍;
江南好——能不憶江南?
。ǘ⿷浫
1、賞析反問句“能不憶江南? ”
2、詩人憶的僅僅是江南的景嗎?
出示資料:詩人曾在江南
憶江南的教學設計
做官十年,為人民作了很多好事,當?shù)匕傩蘸退母星楹苌睢:髞,他生病了,不得不謝任蘇州刺史一職,在他離任回洛陽時,蘇州的人們不舍得他走,都哭著為他送別。他的好友劉禹錫曾在《白太守行》中寫道:“蘇州十萬戶,盡作嬰兒啼”。
憶的還是什么?(江南的人)
帶著江南人民對詩人的愛戴,讀——能不憶江南?
帶著詩人對江南人民的思念之情,讀——能不憶江南?
帶著詩人對江南春色的無限眷戀之情,讀——能不憶江南?
帶著詩人那忘不掉、抹不了的江南情,讀——能不憶江南?
(三)濃濃的江南情
一個憶字勾起了詩人對江南的深深思念,于是他又寫其二和其三,我們一起來賞讀一下。
其二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再重游?其三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1、自由讀
2、說說從這兩首詞中讀到了什么?
師:江南景色秀麗迷人,江南人民情深意重,這叫詩人又怎能忘記?(讀詞) 師:曾經多少次,詩人朝著江南翹首以望;曾經多少回,詩人在夢中喃喃以念:江南啊江南,我何日才能重游?(讀詞)
四、回歸生活,珍惜現(xiàn)在。
師:回首江南,思念江南,他悲傷,他感懷,他深情,然而,他又十分甜蜜,因為他慶幸——
1、補充句子:詩人慶幸。(慶幸曾經去過江南,為江南的百姓做過許多好事,珍惜了在江南的每一分每一秒。)
2、總結: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只要擁有時懂得珍惜,那么,離別也是歡喜的揮手,回憶更是美麗的幸福。同學們,讓我們珍惜與同學的相識、珍惜與朋友的相知、珍惜與親人的相聚,珍惜眼前人,珍惜眼前事,讓痛苦與后悔遠離過去,讓幸福與甜蜜永隨回憶。
五、欣賞歌曲 拓展延情
“古人唱歌兼唱情!”詩歌,需要有音樂性和圖畫性。但它感動人心的藝術魅力卻不獨在于聲韻悠揚,更在于以聲傳情;不獨在于寫景如畫,更在于借景抒情。同學們請聽:1、播放《憶江南》歌曲。(學生自由發(fā)揮,盡情抒情,展示自身獨特的體會,和詩的情感產生共鳴,師生沉浸在憶江南的美好境界之中。)
【板書設計】
憶江南詞牌名 人情 珍惜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