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天氣系統(tǒng)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可以幫助我們提高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常見天氣系統(tǒng)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要說課的課題是《常見天氣系統(tǒng)》,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學法、學情、教學過程、板書設計和自我評價等六個方面來說。首先,我對教材進行分析。
一、說教材
1、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常見天氣系統(tǒng)》是人教版教材高一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地理》必修(1)第二章第三節(jié)的內容,它是在前兩節(jié)內容的基礎上,闡述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的成因,又為后面氣象災害的學習提供了理論基礎。是本單元知識結構中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
2、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結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心理特征以及面臨學考的具體形式,我特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ㄒ唬┲R與技能:
、儆绊懳覈鞖獾闹饕鞖庀到y(tǒng),掌握它們對天氣的影響。
、谕ㄟ^閱讀鋒面類型圖,提高學生讀圖識圖的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
。ǘ┻^程與方法:
、偻ㄟ^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②通過獨立思考和相互合作,在教師的指導下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ㄈ┣楦袘B(tài)度欲價值觀:
激發(fā)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yǎng)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3、說教學重、難點
根據(jù)高一《常見天氣系統(tǒng)》新課程標準和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結合學生的現(xiàn)實情況,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對我國天氣有重要影響的鋒面天氣及其天氣特征。
確定的依據(jù):是因為鋒面系統(tǒng)是影響我國的主要天氣系統(tǒng)。我國的降水和一些災害性天氣大都與鋒面有聯(lián)系。另外,掌握了冷、暖鋒的形成以及與天氣的關系可以“學以致用”,解釋發(fā)生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天氣現(xiàn)象。
。ǘ╇y點:冷鋒、暖鋒與天氣的關系。
確定的依據(jù):原因有四:
1、鋒面對天氣的影響比較抽象;
2、要抓住冷、暖氣團哪個為主動;
3、鋒面兩側的溫度、濕度、氣壓、風等有明顯差異;
4、要懂得什么是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它們分別被什么天氣系統(tǒng)控制。
二、說學情
高一學生地理基礎、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都較差,對實際生活體驗較少,相關學科知識掌握欠缺,需要在教學中通過教學方法與手段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形成相關能力。
三、說教法、學法
1、說教法
我們知道《地理》是一門培養(yǎng)人的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知其然”,還要使學生“知其所以然”。因此,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利用資料、圖片通過多媒體進行直觀演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活動探究法: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通過各種活動形式來獲取知識,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3)合作討論法:針對學生難理解的疑難問題,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或分組討論,促使學生在學習中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精神。
2、說學法
我們常說:“現(xiàn)代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科學學習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機械的“學答”向“學問”轉變,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為真正學習的主人。這節(jié)課學習方法主要有:課前收集資料法、分析歸納法、自主探究法、總結反思法。
接下來,我重點談談這一堂課的教學過程:
四、說教學過程
為了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我將本節(jié)教學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活動一:引導學生從天氣預報的收聽、收看及搜集天氣諺語等方面來談談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然后用多媒體展示學生課前收集的資料并提出問題,導入新課。
1、播放近一、兩周的中央天氣預報的視頻資料。
2、收集的幾條天氣諺語。
3、提出問題:日常生活中,我們時常會經歷不同的天氣變化,那么你可知道這些變化著的天氣是如何形成的?是誰導演了它的發(fā)生、發(fā)展和演化呢?天氣預報員又是根據(jù)什么來預測和預報未來天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就來共同探討這些問題。
通過這樣的設計活動和問題目的是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生活,探尋問題答案——天氣系統(tǒng)的成因,以導入新課。從而改變地理學習方式,激發(fā)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yǎng)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形成主動學習的態(tài)度。
活動二:先由各小組派代表說說通過觀察圖片對冷鋒天氣的認識,然后我再進行點評和總結。接著利用表格進行歸納總結,幫助學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和綜合思維能力。最后運用所學知識解釋所搜集來的天氣諺語及課后活動。
圖片一:展示鋒面圖片,自主學習鋒面定義。
圖片二:動畫展示冷鋒及其天氣
1、學生活動:觀察畫面變化分析冷鋒天氣
2、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對比分析鋒面兩側氣團的移動方向、代表符號,鋒面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氣溫、濕度、氣壓和天氣變化。
圖片三:展示暖鋒及其天氣
1、學生活動:觀察畫面變化對比分析鋒面兩側氣團的移動方向、代表符號,鋒面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氣溫、濕度、氣壓和天氣變化。
2、教師活動:引導、點評。
圖片四: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合作討論,完成“冷鋒、暖鋒天氣”表格內容。
圖片五:學以致用,多媒體展示問題,學生討論回答:
1、解釋“一場秋雨,一場寒”、“一場春雨,一場暖”
2、P42活動。師生合作,閱讀分析,得出結論。
3、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什么類型的鋒?各形成什么特殊天氣?
通過這樣的設計活動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及知識遷移能力,使學生了解影響我國的鋒面系統(tǒng),并能做到學以致用會解釋身邊的天氣現(xiàn)象。
活動三:
這節(jié)課的知識點較為抽象,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不多,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因此,講完新課后,我將引導學生自己小結新課內容,從而理清知識脈絡,全面理解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
布置作業(yè):
由于高一學生素質有差異,布置作業(yè)時,我將進行分層訓練,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掌握基礎知識,又可以使學有余力的學生有所提高,從而達到拔尖和“減負”的目的:
A類學生(中上層的):做《贏在課堂》的能力提升題。
B類學生(中下層的):做《贏在課堂》的自主學案及圖表導讀。
五、說板書設計:
為了既能直接體現(xiàn)教材中的知識點,又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我采用比較直觀、系統(tǒng)的板書設計(如下):
2.5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
一、鋒面系統(tǒng)
。ㄒ唬╀h面結構與特點
1、概念:冷、暖氣團的交界面
2、結構特點:暖氣團在鋒面之上,冷氣團在鋒面之下
3、天氣特點:鋒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風等天氣
(二)鋒面類型與天氣
分類概念暖氣團上升情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后天氣實例
冷鋒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移動被迫抬升溫暖晴朗刮風、下雨、陰天、降溫氣溫下降,氣壓上升,天氣轉晴我國北方夏季的暴雨,我國冬季爆發(fā)的寒潮,我國北方冬、春季節(jié)的大風和沙暴天氣
暖鋒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移動主動徐徐爬升低溫晴朗連續(xù)性降水氣溫上升,氣壓下降,天氣轉晴春暖多晴
六、自我評價
這節(jié)課主要采用了直觀體驗和活動探究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學法為重心,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究地學習,主動地參與到知識形成的整個過程,力求讓學生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和思想素質,從而達到教書育人的教學效果。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常見天氣系統(tǒng)說課稿】相關文章:
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說課稿04-26
常見天氣系統(tǒng)說課稿07-02
《常見天氣系統(tǒng)》說課稿12-07
《常見天氣系統(tǒng)》說課稿03-09
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教案03-11
《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教學反思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