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柳宗元論順天致性
柳宗元認為教育兒童的根本方法是不害其長不抑耗其實,這是一種自然主義傾向的教育思想,他寫了一篇文章叫《種樹郭橐駝傳》,記述了長安西鄉(xiāng)一位以種樹為業(yè)的駝背老人,實際上是個農(nóng)藝家。他因為能適應樹木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所種樹木無不生長得很好,有人問及其中的道理,他說: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如果愛之太恩,憂之太勒,旦視而暮撫,甚至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這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樹木和樹人的道理是相通的。這段話實際上是柳宗元借種樹老人之口,講應按照自然規(guī)律教育兒童,不能太過或不及,更不能人為地束縛或戕害兒童身心的發(fā)展。教育者只能按照兒童身心發(fā)展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特征,即順木之天,以致其性,不能揠苗助長,也不能恨鐵不成鋼,動輒體罰。近代龔自珍寫的《病梅館記》,受其影響。
【柳宗元論順天致性】相關文章:
柳宗元《封建論》10-03
致柳宗元09-02
柳宗元《時令論上》09-26
柳宗元封建論翻譯10-20
柳宗元《封建論》原文及賞析09-10
柳宗元《斷刑論》經(jīng)權之道08-27
論沈從文《邊城》的理想性11-28
論《駱駝祥子》的悲劇性07-12
論《詩經(jīng)》的紀實性與唯美風格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