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经典一区,日韩a免费,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观看,日韩一区国产二区欧美三,精品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国产免费一级视频,日韩国产一区二区

穿井得人的成語故事

時間:2022-10-20 12:05:58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穿井得人的成語故事

  成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jié)構(gòu)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yīng)用的,承擔(dān)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穿井得人的成語故事,歡迎大家分享。

穿井得人的成語故事

  成語基本信息

  【拼音】chuān jǐng dé rén

  【典故】丁氏穿家井,井中得一人。 漢·王充《論衡·書虛》

  【釋義】穿井:打井。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個勞力,卻傳說成打井時挖得一個人。比喻話傳來傳去而失真。

  【用法】作賓語、定語;指謠言

  【結(jié)構(gòu)】緊縮式

  【近義詞】丁公鑿井

  【押韻詞】行化如神、軼事遺聞、釜中生塵、刮垢磨痕、嘯聚山林、保境安民、齰舌緘唇、昆侖失火,玉石俱焚、青鳥殷勤、賣劍買琴。

  【年代】古代

  【成語故事】傳說春秋時宋國有一個姓丁的`人家家里沒有水井,每天要到外面很遠(yuǎn)的地方取水。后來他請人和自己一起打水井,他覺得自己上陣省了一個勞動力,于是逢人便說:“吾穿井得一人”。外面就把這句話傳成了丁家打井挖到了一個人。

  【成語舉例】我們經(jīng)常會碰到“穿井得人”之類的謠言。

  古詩典故

  宋國有個姓丁的人,自家沒有水井,用水要到遠(yuǎn)處去擔(dān)。因此,他雇了一個人,每天專管擔(dān)水。后來他覺得這樣很不方便,就請人鑿了一口井,辭退了專門擔(dān)水的雇工。鄰近的人見丁家的雇工多日不到遠(yuǎn)處擔(dān)水,覺得奇怪,就問姓丁的:“你家為什么不到外面擔(dān)水了呢?”他回答說:“吾穿井,得一人。”(意思是:我家打了一口井,省了一個勞動力。)聽話的人沒有弄清楚丁氏說話的意思,就當(dāng)作一條奇聞到處傳說:“丁氏穿井得一人!保ㄒ馑际牵憾∈贤诰诔隽艘粋人!)一傳十,十傳百,到處都轟動了,一直傳到宋國國君那里去了。宋國國君覺得這是一件怪事,就派人前往查問。丁氏回答說“得一人使之,非得一人井中也!保ㄒ馑际牵何彝诹司∷,節(jié)省了一個勞動力,并沒有從井中挖出一個人來。)后來人們用“穿井得人”比喻消息相傳有誤。

  譯文

  宋國有一戶姓丁的人家,家里沒有水井而出門到遠(yuǎn)處打水澆灌,經(jīng)常派一個人去外面打水。等到丁家打了水井的時候,告訴別人說:“我家打井得到了一個人!庇腥寺犝f了這件事,并傳給其他人,說:“丁家挖井挖到了一個人!眹贾械娜硕荚谧h論這件事,使這件事傳到了宋國國君那里。宋國國君派人向丁家詢問,丁家回答:“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節(jié)約了一個勞動力,等于得到一個人。并非在井中得到了一個人!睂さ降南⑷绱耍蝗绮恢。

  故事點(diǎn)評

  以有聞而傳之者的角度來看:不要聽到什么傳聞之后就外傳,要動腦筋想一想是否合乎情理,不要人云亦云,聽到風(fēng)就是雨,以致于以訛傳訛。

  以丁氏的角度來講:在交際中,語言的表達(dá)很重要,必須做到表達(dá)準(zhǔn)確、清晰,以避免不必要的誤會和歧義。

  以宋君的角度來講:無論什么事情一定要眼見為實(shí),親自打聽才可以下結(jié)論。以免造成更大的誤會。

  總的來說,我們不要輕信流言蜚語,不要傳播未經(jīng)自己思考的話,切忌道聽途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shí)。

  成語解釋

  原是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個勞力,幾經(jīng)傳言后卻變成打井時挖得一個人。這個故事說明,對待傳言,要持審慎態(tài)度,更不要以訛傳訛,要經(jīng)過辨別考察,才能確定其是非真相。

【穿井得人的成語故事】相關(guān)文章:

神話成語故事歷史成語故事06-07

經(jīng)典成語故事06-07

經(jīng)典成語故事精選06-07

經(jīng)典的成語故事06-07

成語故事精選10-11

成語故事精選09-01

成語故事12-17

成語故事大全 成語故事:移風(fēng)易俗11-12

四字成語故事天羅地網(wǎng)成語故事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