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智慧的寓言故事(通用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故事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故事是指一種文學體裁,通過敘述的方式講述一個帶有寓意的事件或陳述一件往事。還是對故事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智慧的寓言故事,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智慧的寓言故事 1
一個黃昏,大哲學家蘇格拉底領著他的三個弟(和諧)子來到一片麥田前。
“現(xiàn)在,你們到麥田里去摘取一顆自己認為最飽滿的麥穗。每個人只有一次機會,采摘了就不能再換!
三個弟(和諧)子欣然前行。
第一個弟(和諧)子沒走多遠,就看到一顆大麥穗,如獲至寶地摘下。可是,越往前走,他越發(fā)現(xiàn)前面的麥穗遠比手中的飽滿。他懊惱而歸。
第二個弟(和諧)子吸取前者的教訓,每看到一個大麥穗時,他總是收回了自己伸出去的手:更大的麥穗一定在前頭。麥田快走完時,兩手空空的弟(和諧)子情知不妙,想采一顆,卻又覺得最飽滿的已經(jīng)錯過。他失望而歸。
第三個弟(和諧)子很聰明。他用前三分之一的路程去識別怎樣的麥穗才是飽滿的麥穗,第二個三分之一的`路程去比較判斷,在最后的三分之一的路程里他采摘了一顆最飽滿的麥穗。他自然滿意而歸。
如果把蘇格拉底的三個弟(和諧)子歸類,那么顯然第一個是屬于“先做了再說”之列!跋茸隽嗽僬f”,省略了思考過程,必然會導致行為的盲目性與無序性,其結果當然“懊惱而歸”。
第二個當屬于“等等再說”之列。“等等再說”,總是在思索、觀望這個臺階上停滯不前,“只想未做”必定兩手空空,“失望而歸”。
第三個弟(和諧)子則是“先想后做”。對事物有了充分的認識以及足夠的判斷之后,才不慌不忙地出手,他當然能夠“滿意而歸”。
智慧的寓言故事 2
夕陽西下,寺廟里,一群小和尚圍著老方丈席地而坐。
老和尚手持一把扇子悠然自得地搖著,小和尚唧唧喳喳,問老和尚道:
“師父,什么樣的人才能是高僧、是智者啊?我們都想做高僧,做智者呢!
老方丈瞇著眼,微笑著望著這群小和尚,笑道:
“達摩祖師有一大群弟子,其中三弟子和小弟子兩個人最受尊敬,被你們稱為高僧、智者、大師……總之,當時能用的稱謂都用上了。忽然有一天,達摩祖師讓這兩個弟子云游四方,普度眾生,兩名弟子欣然而應。于是,兩個人就一起下山了。
“后來,兩個人都做了不少好事。當然,也都受到了不少贊譽,只是兩個人在助人時的性格迥然不同。三弟子一直都是默默無聞地幫助著別人,只要別人有需要,他都絕不吝嗇。小弟子就不一樣了,他每隔半年就跑到深山里去了。于是,很多人都認為小弟子喜歡偷懶……同樣是高僧,對三弟子的評價總遠遠比小弟子多。
“二十年過去了,達摩祖師圓寂了。他的弟子們都繼承了他的遺愿——行善助人,普度眾生。這時,三弟子的名聲蓋過了小弟子,在所有弟子中最為響亮。
“又十年過去了,三弟子的身體越來越差了,別說幫助別人,甚至連自己都需要人照顧了。此時,眾人忽然發(fā)現(xiàn),身邊助人的`僧人越來越多了,都十分年輕,且都有一個習慣,每隔半年就跑到深山里去了。于是,眾人就想到了那名早年成名的小弟子。
“不久后,人們果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這些年輕僧人都尊稱那名小弟子為師父!
說到這,老方丈頓住了,問小和尚們道:“知道最后人們?yōu)槭裁春斑_摩祖師的小弟子為高僧、智者了嗎?達摩祖師的小弟子跑到深山里又去干什么了呢?”
“去教弟子啦。因為他教了好多弟子呀,這些弟子都能在他老的時候繼續(xù)幫助別人呀。”小和尚們唧唧喳喳著。
“這不是主要原因!
“那主要原因是什么呀?”小和尚們眨著眼睛,問老方丈道。
“達摩祖師的小弟子跑到山上,是去休息了,去快樂了。真正的高僧,真正的智者,應該懂得休息,懂得享受快樂。一個僧人,連自己都快樂不了,休息不好,就是連自己都沒有度好。既然連自己都沒有度好,又怎么去度人呢?”
“所以。∽鰝真正的高僧,首先應該懂得快樂,先度自己再度別人!
小和尚們似懂非懂,卻做醍醐灌頂狀。
看著小和尚的樣子,老方丈哈哈大笑。小和尚們也笑了,瞬間,小和尚們發(fā)現(xiàn):這一刻,自己也成了高僧。
先懂自己,就猶如先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有理由去說服別人。
智慧的寓言故事 3
晉文公登上國君的寶座后不久,就下令征伐曹國。晉軍的鐵蹄即將踏上曹國的土地時,晉文公重耳下了一道特別的命令:“任何人不許進入僖負羈的家里,也不許傷害他的族人,違令者斬。”
小小的曹國顯然不堪一擊,曹共公很快成了階下囚,皇宮也被洗劫一空,唯獨大臣僖負羈家因為晉文公有令在先而得到了保全,面對眾人疑惑的目光,晉文公道出了其中的緣由。
原來當年作為公子的重耳因驪姬之亂出走國外,身邊只有狐偃、趙衰、顛頡、魏武子、司空季子等幾個人跟隨。他們先逃到狄人那里,然后奔衛(wèi)、齊,后又來到曹國,曹國的國君曹共公是個好奇心很強的人,他早就聽說重耳長得和別人不一樣,他的肋骨一根挨著一根排得很緊密,從外面看是一整塊。這激發(fā)起了他的偷窺欲,為此他特意做了安排,趁重耳洗澡的'時候,躲在屏風后面偷偷觀看。自己看看也就罷了,他還覺得不過癮,又讓群臣都來偷看,就像觀賞一只奇異的動物。君臣們看過之后,都非常開心。而重耳在得知此事后,覺得受到了莫大的羞辱,氣憤難當。
曹共公想觀看重耳的駢肋時,大夫僖負羈就曾勸諫說:“晉公子很賢能,又與您同姓,窮困潦倒之時來投奔,為什么不以禮待之呢?”曹共公不聽。僖負羈很郁悶,回家把國君偷看重耳洗澡的事跟夫人說了,夫人鄭重地說:“我看晉公子重耳的隨從,個個都是將相之材,重耳在他們的輔佐下,日后一定能重返晉國,登上王位。重耳成為晉君之后,也一定能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
僖負羈也覺得曹共公這樣無禮地對待重耳太過分,于是就悄悄給他送去一盒點心,里面還藏著一塊玉璧,以示友好。重耳接到這小小的禮物,很感意外,也讓他憤怒的心稍稍得到一些安慰。他留下了點心,把玉璧歸還了回去。
正是這一盒點心救了僖負羈全家人的命。這一點小小的禮物雖然微不足道,但當它出現(xiàn)在一個人最感寒冷的時刻,它所釋放的善意,會像火一樣讓冰冷的心融化。
智慧的寓言故事 4
有兩個蠢人,總是抱怨自己沒有智慧,對那些有智慧的人又總是不服氣。
這一天,這兩個人碰到一起了。其中一個對另一個說:“哎,我說老兄,我們同那些公卿大夫一樣,都是人,都稟承了天、地、人三才的賜予,為什么他們就該有智慧,而我們就沒有呢?”
另一個人說:“我發(fā)現(xiàn)了一個訣竅,那些公卿大夫,他們天天吃肉,所以有智慧;而我們呢,每天盡吃些糙米粗糠,所以我們就缺少智慧呀!”
聽他這么一說,第一個人高興起來,他說:“照你說的,我們也吃肉看看。正好我把米賣了得了幾千錢,我們把錢拿去買肉來天天吃,不就也可以有智慧了嗎?”
于是這兩個人回家吃了半個月的肉,幾乎把可以吃一年的糧食全換成肉吃了。
這次,這兩個人又碰到一起了。一見面,其中一個對另一個說:“老兄,自從吃肉以后,我忽然感覺我心竅都開了,心志清醒,頭腦聰明開通,想什么問題都清楚明白,看什么事情都有智慧。”
另一個人說,“老弟說的對極了,我吃了肉以后,明白了許多道理。比方說,我原來總想不通,為什么人的腳板要向前伸出而不往后伸出呢?現(xiàn)在我才懂了,人的腳板向前伸出,走起路來甚是方便;如果往后伸出,走在路上,豈不要被跟上來的人踩著嗎?”
第一個人聽后滿口稱是,他說:“老兄高見,誰說不是這樣呢?我也發(fā)現(xiàn)了一個深奧的學問。你看,人的鼻孔向下長而不向上長,這里就有學問。向下長很安全,如果向上長,遇到下雨,那雨水不是都灌進鼻孔里去了嗎?”
兩個人洋洋得意地互相談論、贊頌著各自的`“新發(fā)現(xiàn)”和吃肉后的智慧。
其實,與其說這兩個人吃肉后變得聰明了,還不如說他們變得越來越愚蠢了,因為原本智慧與吃肉就不存在什么因果關系。智慧只有從學習和實踐中才能獲得。
智慧的寓言故事 5
在一個果實飄香的秋季,一只老狐貍無意間經(jīng)過一個被圍墻圍住的葡萄園。
它有一只非常敏銳的鼻子和一個出奇聰明的腦袋。憑著多年的經(jīng)驗,它聞出了這個園子里的葡萄很特別,是自己從未吃過的極品。
這只老狐貍曾吃過無數(shù)種好葡萄,它甚至曾向自己的同伴吹噓過:“這世上還不曾有我沒吃過的葡萄呢!”面對著這一園自己沒有品嘗過的葡萄,它的食欲和好勝心,都被挑逗起來了。它暗自對自己說:“吃不到葡萄就說葡萄酸的狐貍,就像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一樣,是最沒有出息的!
于是,它發(fā)誓一定要吃到這里的葡萄,否則決不離開?僧斔谒闹苻D悠了二圈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個葡萄園的圍墻太高,它根本跳不上去。又經(jīng)過一番用心的搜尋,它終于找到了一個可以進入葡萄園的小洞?墒,這個洞口實在太小,它根本無法順利通過。思索了片刻,它做出了一個決定:絕食減肥。
經(jīng)過三天絕食,這只老狐貍真的瘦了下來,它可以從那個小洞進入葡萄園了。如它所料,這個葡萄園里的葡萄是迄今為止它所吃過的最好的一種。于是,它放開肚子,在園子里整整吃了三天。之后,它準備趕緊離開。耽擱久了,恐有危險。
這時,一個新的問題出現(xiàn)了:由于連日來吃了太多葡萄,它又胖了,無法再從那個小洞出去。無奈,它只好再次絕食,這次比上次花的時間還多了一天。利用這種方法,它的.身體終于變得和剛進來時一樣瘦小,于是,它再次從那個小洞里鉆了出去。
回家后,它把這次吃葡萄的經(jīng)歷告訴了另外兩只同樣閱歷豐富的老狐貍,并問它們:“這事兒做得值不值?”其中一只老狐貍說:“你胖了多步就瘦了多少,等于什么都沒吃,還在冒著性命之憂,當然不值!绷硪恢焕虾倓t說:“雖然你擔了不少風險,但你吃到了自己從未吃過的葡萄,當然值得!
老狐貍之間的對話體現(xiàn)了對人生的一種思索:當一個人的人生立足于占有時,他注定會在占有欲未曾滿足的痛苦與占有欲已獲滿足后的無聊之兩極中徘徊;當一個人的人生立足于建設時,他必將會在未達目標時的追求與到達目標的體味中瀟灑。
前一種,無疑是一個兩難的悲。缓笠环N,則篤定是一種幸福的人生。
智慧的寓言故事 6
魏王決定建造一座很高很高的臺閣,它的高度恰好是天與地之間距離的一半,并將這座高臺起名叫“中天臺”。很多人知道魏王這個決定后,都覺得很荒唐,于是紛紛前來勸阻魏王。魏王感到非常生氣,他傳下命令說:“誰要再來反對我的決定,一律殺頭!”這樣,大家都不敢再說什么了,只是在心里著急。
一天,有個叫許綰(wan)的人背著筐,拿著鐵鍬到王宮來求見魏王。他對魏王說:“聽說大王要建一座‘中天臺’,我愿前來助大王一臂之力!
見到這個前來幫助建造高臺的第一人,魏王感到很高興。魏王問他:“你有什么力量能夠幫助我呢?”
許綰說:“我沒什么了不起的力量,我只是能幫助大王您商量建臺的計劃!
魏王連忙高興地問他說:“你有什么高見?快講來我聽!
許綰不慌不忙地說:“大王您在建造高臺之前,先得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
魏王很不理解地說:“你這是什么意思?”
許綰說:“請大王聽我分析。我聽說天地間相距15000里,中天臺的高度是它的一半,那就是7500里,要建7500里高的臺,那么臺基就得方圓8000里,F(xiàn)在拿出大王的全部土地,也遠遠不夠做臺基的。古時堯、舜建立的諸侯國,土地一共才方圓5000里。大王要建中天臺,首先就得出兵討伐各諸侯國,將各諸侯國的土地全部占領。這還不夠,還得再去攻打四面邊遠的國家,得到方圓8000里的土地之后,才算湊齊了做臺基的土地。另外,造臺所需的材料、人力,造臺的`人需要吃的糧食,這些都要以億萬為單位才能計算;同時,在方圓8000里以外的土地上,才能種莊稼,要供應數(shù)目龐大的建臺人吃飯,不知道還得要多大的土地才夠用呢。所有這些,都必須先準備好了,才能動工造高臺。所以,您應該先去大規(guī)模地打仗。”
許綰說到這里,魏王目瞪口呆,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后來,魏王當然是放棄了造中天臺的想法。
許綰勸說魏王,循循善誘,以理服人,使魏王明白自己所要建的“中天臺”只不過是毫無客觀基礎的盲目蠻干,它當然不可能實現(xiàn)。
智慧的寓言故事 7
吃肉與智慧的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很有錢的富翁他聚集著很多財產,可是就是不懂知識一家人全部孤陋寡聞。一天艾子對那個富翁說您的兩個兒子雖然長得都很漂亮可是都沒什么學問怎么能繼承祖先基業(yè)呢?富翁一聽很不高興他把兩個孩子叫來讓艾子考考他們。結果怎么樣呢,小朋友們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有個富翁很有錢,家里積聚著很多財產,可就是不懂得知識,一家人孤陋寡聞愚蠢至極。特別是兩個兒子,表面看上去還人模狗樣,穿著華麗,可實質上只不過是一對“繡花枕頭”,而當父親的這個富翁卻從來也不知道教育他們。
一天,艾子對那個富翁說:“您的兩個兒子雖然長得都很漂亮,可是都沒什么學問,又不通曉人情世事,將來長大了怎么能繼承您家祖先的基業(yè)呢?”
富翁一聽很不高興,生氣地說:“誰說我家孩子不通世事?我家孩子又聰明又有才干,誰也比不上他們!
艾子笑了笑,說:“把您兒子叫來,我不考什么別的,只想問問他們吃的米是從哪里來的?如果他們說得清楚這一個簡單的問題,就算我錯了,我情愿承擔誣蔑不實的罪名,你說行不行?”
富翁把兩個兒子喊來,站在艾子跟前。艾子笑著問他們說:“兩位公子,你們每天吃的白米飯,不知這大米是從何而來?”
富翁的兩個兒子一聽,心想:我以為是考我們什么了不得的學問哩,原來就這簡單的問題,米從何來?這不明擺著的事嗎?于是他們嬉皮笑臉地說:“我哥倆豈能連這點小事也不知道?米是從米缸里取來的`!”
富翁在一旁聽了,氣得直跺腳,臉上現(xiàn)出一種難堪的神情,他趕緊糾正他們說:“真是兩個笨蛋,愚蠢至極,米是哪來的都不知道!告訴你們,米是從田里取來的呀!”
艾子笑了笑說:“有這樣的父親,還愁不會有這樣的兒子嗎!”
智慧的寓言故事 8
【狼與獅子】
有一次,狼從羊群中搶走一只羊,叼著就往自己的窩走去,可是半路上卻碰上了獅子。獅子身強力壯,幾個回合后就從狼那里搶走了羊,拖著就要走。
狼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戰(zhàn)利品被別人奪走了,但是又無能為力,憤懣地指責獅子說:“你簡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強盜,竟然在光天化日之下?lián)屛业臇|西,也太不光明正大了吧!”
獅子聽后不以為然地說:“那么,難道這只羊是牧羊人正當?shù)刭浰徒o你的.禮物嗎?”
聽了這樣一番話,狼連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比較壞人有什么不同沒有實際意義。
智慧的寓言故事 9
從前有一只烏龜,想要獨占全世界的智慧,做世界上最聰明的動物。它想讓所有人,無論遇到什么問題,都不得不向它請教。
于是,它開始長途跋涉。到世界各地搜集智慧。凡是搜集到的.智慧,它都裝在一個葫蘆里,然后,用一卷樹葉把葫蘆口緊緊地塞住。
有一天,它覺得已經(jīng)搜集完了所有的智慧,但是又害怕被別人竊取,便決定把這個葫蘆藏到一棵誰也爬不到的高樹上。
于是,它在葫蘆頸上系上一根繩子,然后將這根繩套在自己的脖子上,這樣一來葫蘆就垂在它的肚子前面。它努力地往樹上爬,卻怎么也爬不上去——葫蘆總是妨礙著它,幾經(jīng)努力,最后都以失敗告終。
這時候,它聽見背后有笑聲。回頭一看,發(fā)現(xiàn)兔子正瞧著它。
“朋友,”兔子說,“你想爬到樹頂上去,為什么不嘗試把葫蘆掛在背后面呢?”
烏龜拍了拍腦袋:“為什么我想不到呢,我以前的智慧都到哪兒去了?”
智慧的寓言故事 10
森林邊,山腳下,一個勤快的農民在起早摸黑地耕地,因為耕種季節(jié)即將過去,他得抓緊時間,所以從清早到晌午都沒歇息,直到肚子餓得十分難受時,他才把牛軛卸下來,讓牛自己去吃草,然后回家去吃飯。
附近山上,有只老虎一直在看著農民使喚牛耕田,它覺得很奇怪,牛這樣的龐然大物,又有翹起的雙角,為什么心甘情愿被人用繩子穿著鼻子干活?人到底有什么神通? 老虎從山上走到牛的跟前。牛見老虎,以為是來傷害自己,擺出一副決斗的架勢。老虎卻說,“伙計,我是好意來的,不用害怕,我來找您是懷著友好之心,沒有敵對之意的!
牛聽老虎這樣說,就問:“你有什么事?或者您需要什么?”
老虎說:“我太想不通了,您為什么甘愿被個子比您小的人用繩子穿著鼻子,干著如此繁重的活兒?您為什么不敢傷害人?你的個子畢竟比人大好幾倍,而且您有角呀!”
牛聽了搖搖頭,對老虎說:“啊,我的老伙計,要傷害人,怎么可能呢?”停了片刻,牛又接著說:“雖然人的個子比我小,但他有智慧,他比我聰明,有本事,我只能認輸,為他工作!
聽了牛的陳述,老虎覺得怪極了,人的'智慧到底是怎樣的?它很想知道了,因此問牛:“我太想知道了,那個智慧到底是什么?”牛笑著說:“你想知道,就去問問農民看吧,晤,他正好來了!被⒙犃粟s緊往回走,藏在森林中,只等農民走過來。
農民吃完飯,覺得精神煥發(fā)。他腰掛大刀,口里嚼著野茶葉,吸著旱煙,大踏步地往地里走來。
老虎見農民走近了,突然從森林里蹦出來,攔住農民,農民大吃一驚,立即從腰間拔出刀,準備搏斗。
老虎見狀,說:“先生,您不用害怕,把刀收起來吧。我是不會傷害您的。我到這里,只是想知道您的智慧到底是怎樣的!
農民聽老虎這么說,立即心生一計:“啊,親愛的,我忘了把智慧帶來,將它擱在家里了。”
老虎急著想看,趕快說:“您既然把智慧忘在家里,就勞駕您回去拿來給我看,行嗎?”農民搖搖頭說:“我不能回去,我回去了,你會把我的牛吃掉的!崩匣⑾肟粗腔鄣男那,懇求農民說:“您要不放心,就用繩子將我綁起來,等您回來,再解開也行!
農民同意了,用牛繩把老虎扎扎實實地捆綁起來,拴在大樹上。接著,拔出大刀,砍來兩根木棍,用木棍敲打老虎,并且說:“愚蠢的老虎,好生記住,這就是你想看的智慧!”
智慧的寓言故事 11
狐貍的小聰明與大智慧
狐貍騙了烏鴉一塊肉,被大象看到了,狐貍得意洋洋,對大象說:“瞧見了沒?我聰明不?”
“我都瞧見啦,你很聰明!
“要不要我教你幾招呀?看你漫山遍野找野果子吃,也太辛苦啦!”
“那倒不必,”大象說,“我有自己的生存原則!
過幾天,狐貍又演了場“狐假虎威”的把戲,把虎大王和百獸都欺騙了,這事又被大象看見了。
“你又看到了!”狐貍不滿地說,“不過也好,你可以證明我的確很聰明!
“是的,我可以證明,你的確很聰明!
后來,狐貍去偷雞,被人捉住,關進鐵籠,這事大象也看到了。
“讓你看笑話了!”狐貍沮喪地說,“現(xiàn)在你還承認我聰明嗎?”
“我還承認你聰明。不過,你只有小聰明,卻缺乏大智慧!”
“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說,誠實本分,不奸不滑,表面看起來與聰明無關,其實蘊藏著生活的大智慧;靠耍小聰明坑蒙拐騙,可能得逞于一時,但遲早要吃虧的!”
智慧的寓言故事 12
一個瘋子在十字路口叫喊要出賣智慧,而一些沒有頭腦的人馬上跑去購買,個個一本正經(jīng)。他們看見瘋子做了許多次鬼臉,然后付了錢,買來的卻只是一個風箱和一條兩米多長的繩子。
大部分買主都非常氣憤,但對這種愚弄又無可奈何,這些人被別人嘲笑了。處理這種事最好的辦法是,要么是一言不發(fā),要么是一笑而置之,帶著自己買來的風箱和繩子離開。誰要是追根問底想了解這兩樣東西能派上什么用場,他一定會被人看成是個愚不可及的白癡而遭群毆。
瘋子的行為到底有沒有理智?這種病態(tài)產生的理智事實上是偶然的'、孤立的。有一個上當?shù)娜丝偛粩嗟叵脒@風箱和繩子的含義,因而有一天他憋不住,就去請教一個聰明人。
聰明人想了一會兒對他說:“這確實是些難以理解的東西,一些經(jīng)過啟發(fā)的人希望聽到以下的解釋:即在他們和瘋子之間一般就隔著這根繩子般長度的距離。只有這樣一種解釋,我認為他們的心靈上才可得到稍許的安慰。你們一點兒也沒有受騙,這個瘋子賣的真是智慧!
智慧的寓言故事 13
弟子問大師,怎樣才能實現(xiàn)人生的目標。
大師沒有回答弟子,而是問弟子:“你能用石頭扔中前面的那棵樹嗎?”
弟子撿起地上的石子,一連扔了好幾次,都沒有扔中。
“太遠了,扔不中!钡茏诱f。
“但我可以扔中。”大師說。只見大師向那棵樹走去,在離樹二三米的地方停住,撿起地上的一塊石子向樹扔去:“你看,這不是扔中了嗎?”
“離這么近,我也扔得中的!钡茏诱f。
“知道嗎,我之所以扔得中,是把目標拉近了,把目標拉近到自己夠得著、自己扔得中的地方,不好高騖遠,這樣才能扔中目標!贝髱熣f,“要實現(xiàn)人生的`目標,也是如此!
一棵蘋果樹,終于結果了。第一年,它結了10個蘋果,9個被拿走,自己得到1個。對此,蘋果樹憤憤不平,于是自斷經(jīng)脈,拒絕成長。第二年,它結了5個蘋果,4個被拿走,自己得到1個!肮ツ晡业玫搅10%,今年得到20%!翻了一番!边@棵蘋果樹心理平衡了。
但是,它還可以這樣:繼續(xù)成長。譬如,第二年,它結了100個果子,被拿走90個,自己得到10個。
很可能,它被拿走99個,自己得到1個。但沒關系,它還可以繼續(xù)成長,第三年結1000個果子……
其實,得到多少果子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蘋果樹在成長!等蘋果樹長成參天大樹的時候,那些曾阻礙它成長的力量都會微弱到可以忽略。真的,不要太在乎果子,成長是最重要的。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
于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25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5美分。他解釋說,自己沒有收入,只能少給一些。1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
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fā)誓,他們再也不會為他玩了!
智慧的寓言故事 14
第一個寓言故事《拒絕成長的蘋果樹》,成長遠比得到幾個蘋果更重要。在我們還是一棵小樹的時候,我們可能無法左右我們周圍的環(huán)境。比如,我們可能會任由風吹打我們,雷電肆虐我們,一場雨水可能就能把我們淹沒。但是,如果我們因為周圍惡劣的環(huán)境而停止生長的話,我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弱,它們可以肆無忌憚的摧殘我們了。如果這個時候,我們把周圍惡劣的環(huán)境當成對我們的考驗,我們不停地生長,擴增我們的根系,粗壯我們的枝干。那么,當我們長成參天大樹的時候,它們再也不能隨意的肆虐我們了。我們不會隨風擺動,不會被一場大雨淹沒,就算雷電也會敬畏我們的。
在生活中,每個人剛開始的時候都是一棵小樹,如果我們因為周遭的惡劣環(huán)境,或者不公平的待遇,我們就放棄成長,那么我們放下的'將是我們唯一可以擺脫惡劣環(huán)境的武器了。在生活和工作中,我們總是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困難,也許這些困難或者磨難正在折磨著我們,但是,請不要忘記,痛苦的日子即將過去,只要我們永遠不要放棄成長。在磨難中成長,在磨難中長大。只要當我們長得足夠大的時候,這些困難才不能阻止我們,我們才能把它們踩在腳下。
在工作中,有時候我們會認為我們?yōu)楣靖冻隽撕芏,但是卻得到了一點的回報,于是我們自暴自棄,我們不在努力。殊不知,我們已經(jīng)停止了成長,我們對公司帶來的利益越來越小,因此我們得到的回報也就越來越少,慢慢的我們將不在重要,我們是公司80%的人,我們?yōu)楣緝H僅帶來了20%的效益。最終,我們將會成為被裁減的人。但是如果我們不在乎我們得到了多少,我們還一如既往的努力,甚至我們會加倍努力。假設我們開始的時候付出了一百份努力,得到了20份回報,我們的付出占到公司總付出的10%。如果我們付出了150份努力,我們就會得到30份回報。我們的付出占的公司總付出的15%。如果我們再加倍努力,加倍成長,當公司相當一部分利潤是由我們創(chuàng)造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個公司會不給我們增加報酬。我們在公司的地位就會越來越重要,沒有人能再隨便撼動我們的地位了。
第二個寓言故事《孩子在為誰玩》。當孩子把玩當成已經(jīng)是自己快樂的事,自己的事的時候,即便是沒有一點酬勞他們也會很高興。然后,當孩子們把玩當成是為了別人而玩,也就把玩當成了一份工作了。如果他們覺得他們的報酬遠遠低于他們?yōu)榱斯ぷ鞫冻龅膭趧拥臅r候,他們就對工作失去興趣。如果他們得到的報酬越來越低的時候,他們就會放棄這份工作,轉而尋求其他的。
這則寓言教會我們一件事情,有些事情表面上可能很難處理,但是如果我們換一種方法,也許會達到更好的效果。
智慧的寓言故事 15
古希臘有一座奧林匹斯山,山上住著很多法力無比的天神,而眾神之王宙斯也住在奧林匹斯山上。他是至高無上的神,世間的一切都要聽從他的命令。
有一天,宙斯閑逛到了大地上,大地上景色迷人,這令他很高興,當看到清清的河水里游著活潑的魚兒,肥沃的田野上牛馬成群時,他的心情不由自主地高漲起來。他開始放歌牧野,大聲贊頌了一番。唱到盡情處,他停了下來,希望得到喝彩,但等了一會兒,除了幾聲牛哞聲,什么也沒聽到,這令他很掃興。直到這個時候他才發(fā)覺整個大地上只有他自己能開口說話?吹酱蟮厣系纳餂]有一個能和自己對話,宙斯想:應該創(chuàng)造一種會說話的生物,來管理這廣袤千里的大地,讓大地健康有序地發(fā)展,后自己再來時,也有個說話的對象。
于是宙斯回到奧林匹斯山以后,就按照神的.模樣創(chuàng)造出了人,并把他們送到大地上繁衍生息。沒過多久,宙斯又一次來到大地上,發(fā)現(xiàn)茂密的森林變得稀稀拉拉,成群的牛羊也形單影只,肥沃的土地上雜草叢生,這一片美麗的大地已經(jīng)被人糟蹋得不成樣子。宙斯看了,很生氣,再也沒有心情唱歌了。
回到奧林匹斯山上,宙斯心情糟糕得要命,他的兒子赫耳墨斯就問他:“尊敬的父親,您為什么不高興?”宙斯說:“我為大地創(chuàng)造了人,原以為會讓大地變得生機勃勃,我哪里料到那些人會把大地搞得亂七八糟的,我這不是作孽嗎?”
赫耳墨斯說:“父親不用著急,我去察訪一番,看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回來我再向您匯報!睅滋旌,赫耳墨斯回來了,他對宙斯說:“尊敬的父親,您雖然是按照神的模樣創(chuàng)造了人,卻沒有給他們智慧,所以他們在大地上胡作非為沒有任何節(jié)制。”
宙斯恍然大悟,趕忙對赫耳墨斯說:“你立刻去給他們灌輸一些智慧,要不然他們會更加放肆的,到時候就麻煩了!
赫耳墨斯立刻下了山,來到大地上,為每個人都灌輸了同等的智慧。但不幸的事情又發(fā)生了,那些個子小的人被灌滿了智慧,一下子就變成了聰明的人;而那些個子大的,智慧只能灌到半腰,不幸的成為比較愚蠢的人。
【智慧的寓言故事】相關文章:
智慧寓言故事:馴養(yǎng)斗雞12-12
古代寓言故事:許綰的智慧04-09
烏龜?shù)闹腔墼⒀怨适拢ㄍㄓ?0個)11-29
狐貍的智慧03-21
分享的智慧作文01-14
寬容的智慧作文02-28
思考與智慧作文06-30
生存的智慧作文03-08
小鳥的智慧作文04-03